国际关系学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国际关系学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研究生教育简介
国际关系学院(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地处北京皇家园林风景区,西望颐和园,东邻圆明园,远眺香山,毗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等著名学府。古老的传统文化遗产与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相得益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务院颁布的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之一,其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近30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研究生,如今他们都活跃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学院目前拥有1个博士点(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联合培养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10个硕士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世界经济、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化学、翻译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学科专业布局涵盖了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在校全日制研究生350多人。
多年来,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以下3大特色:
特色一:规模适度,少而精,精细化培养。多年来,学院一直认为适度的招生规模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即使在前些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膨胀的大背景下,学院各专业研究生招生人数每年仍基本控制在30人左右,有些专业甚至控制在10人以内。这样的招生规模,保证了我院研究生能享有比其他高校更优越的生均教学资源,能得到导师更充分的指导和栽培。同时,学院还始终坚持精细化、精英教学的传统,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能动作用。
特色二:充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发扬联合培养的优势。长年以来,学院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通用技术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试认证中心、北京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等国家级科研单位保持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为我院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色三:国际关系学科专业龙头作用明显。学院的国际关系硕士点是我国同类研究生专业中培养历史最长、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学科点之一。从1981年起,学院就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前身)联合培养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20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如今他们大多活跃在我国外交外事、国际问题研究与教学科研领域。本学科拥有我们国内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分工最细、覆盖面最广、数量最大的导师队伍。
研究生部是学院负责研究生教学培养管理的职能部门,在院党委和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当前,我院研究生教育正努力以“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精密、资源充足、团队合作”为理念,大胆探索一条适合国关学科专业发展实际和未来人才需求的研究生教育之路,努力打造“国关精品硕士”品牌,为我们国家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我们热忱欢迎广大有识之士报考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
研究生报考须知 |
一、招生专业和名额 我院2011年计划招收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化学等专业学术型硕士生及英语笔译、英语口译、日语笔译、日语口译、电子与通信工程等专业学位硕士生共计190名,其中,国家计划内硕士生(含定向培养)约占65%,国家计划外硕士生(含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约占35%。 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能报考委培或自筹硕士生),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两年(含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 5、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6、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生或网络教育学生。 (三)上述第4、5类人员属于同等学力考生,此类考生报名时须提交一篇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不少于5000字);通过初试后,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还将加试口语等科目(复试时另行通知)。 (四)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后出生者),但报考委培和自筹的考生年龄可适当放宽。 (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卫生部的有关要求和我院招生体检标准。 根据教育部安排 外埠考生可就近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规定的报名点报名。 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请依照我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单考生报考须知”上的要求报名。 四、关于报考方式 (一)报考我院硕士生的方式有三种:推荐免试、全国统考、单独考试。 (二)我院欢迎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院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生报考必须是经考生所在毕业学校(学校必须有教育部批准的推荐免试资格)确认资格,在统考报名前通过我院复试并被接收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详细内容请查看随后公布的《国际关系学院招收2011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 (三)单独考试 1、经教育部批准,我院国际关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有单独考试权。 2、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除必须符合上述报考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1)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或四年以上(从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 3、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以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方式报考。 4、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初试时间与全国统考的时间一致,且必须在我院参加考试。 5、因名额有限,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仅限于本系统工作人员。 五、备注 1、我院各专业委培生或自筹生需交纳培养费,培养费标准为每学年壹万伍仟元(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化学等学术型专业为每学年壹万元)。 、 2、我院计划内非定向研究生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学院负责向用人单位推荐;计划内定向或计划外委托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后只能回原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工作。 3、近年来我院硕士生报考与录取比例约为3:1。 4、近年我院研究生毕业去向趋向多元化,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总体就业率达99%以上。 5、考生在报考与录取期间,请不要直接与导师联系。有关报考问题,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与我院研招办联系:E-mail: uiryzb@***。我们将通过校园网发布相关信息,欢迎考生经常浏览国际关系学院网站(http://www.***)。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坡上村12号国际关系学院研招办 邮编:100091 联系电话:010-62861184 传真:010-62861184 |
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简介
1、世界经济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20105)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世界经济理论功底,精通外语,能够跟踪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国公司、政府采购、经济全球化、美国经济、国家经济安全、当代重大国际经济问题研究等前沿领域独立开展分析研究工作。
本专业设有国际经济、政府采购两个研究方向。毕业后能在政府机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三资企业及金融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实际业务工作。
学制二年,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2、国际政治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30206)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专业上,系统掌握国际政治基础理论和国际政治历史、现状,以及相关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中文素养和较强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
本专业设有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国际事务管理两个研究方向。毕业后,能够胜任国家政府机关、教学科研单位、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研究、教学或实际工作。
学制二年,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3、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30207)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系统掌握国际关系基础理论、国际关系历史与现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中文素养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
本专业设有综合政治、国际文化与传播、国际法三个研究方向。毕业生可在国家政府机关、涉外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教学机构等从事相关的研究、教学或实际工作。
学制二年,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4、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50201)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有高尚道德情操、素质全面、德才兼备的英语专门人才。
本专业目前设有英美文学、英语教育两个研究方向。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功底和翻译理论功底,较高的语言文化素养,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毕业后能以英语为主要工具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化和外事领域中较高层次的工作。
学制二年,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5、法语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50203)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素质全面、德才兼备的法语专门人才。基本掌握法国语言,对法国文化和文学具有广泛的了解,并熟悉法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知识,毕业后能以法语为主要工具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化或外事领域中较高层次的工作。
学制二年,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6、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50205)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素质全面、德才兼备的日语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对日本文化和文学具有广泛的了解,并熟悉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知识,毕业后能以日语为主要工具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化或外事领域中较高层次的工作。
学制二年,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7、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81001)
本专业研究生培养主要围绕信息安全技术主题,设置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安全、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和信息管理四个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和科研项目的实践,应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电子工程与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或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工程技术和理论,具有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创新的能力;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能深入、系统地掌握理论、方法,并了解当前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能够胜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信息安全、信息管理、通信、信息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专门人才,并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博士学位。
学制三年,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8、应用化学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81704)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雄厚化学基础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基本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可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毕业后能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学制三年,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9、英语笔译(专业学位硕士、专业代码:055201)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及满足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英语笔译人才。
本专业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10、英语口译(专业学位硕士、专业代码:055202)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及满足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英语口译人才。
本专业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11、日语笔译(专业学位硕士、专业代码:055205)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及满足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日语笔译人才。
本专业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12、日语口译(专业学位硕士、专业代码:055206)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及满足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日语口译人才。
本专业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13、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专业代码:085208)
本专业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必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本专业主要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的在职工作人员,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我院2011年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60名左右(具体规模以教育部最终核准的为准,目录中的招生计划数仅供参考)。我校各研究方向均接收推免生,拟接收的推荐免试生约8人。
二、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报名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在研究生入学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6)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教学﹝2003﹞3号文件规定的体检要求。我院学生毕业后,如欲从事民航特殊岗位,身体健康标准参照《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 》(CCAR-67FS-R1 )执行。
(二)我校拟接收外单位(必须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为免试硕士研究生。接收推荐免试生工作每年9月中旬开始,10月下旬结束。推荐免试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期限内到报名点办理报名所有手续。
三、报名
(一)网上报名
2010年10月份(具体见教育部公告),考生自行登录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
(二)现场照相
考生须于2010年11月中旬(具体见教育部文件通知)到网上报名所选择的报考点办理有关手续,出示身份证件,凭报名号缴纳报名费、照相,并校对信息。报考点不审查考生的报考资格,考生报考资格审查工作在复试时进行,请各考生对照报考条件,不符条件者请勿报考。进行网报但未现场照相的考生报名无效。
(三)报名注意事项
1、我校专业按研究方向设置复试考试科目,考生在报名时要慎重选择研究方向;
2、对于不符合报名条件或在报考时采取弄虚作假手段,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不论何时,我校均有权取消其复试和录取资格;
3、通讯地址主要用于寄发录取通知书等有关材料,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姓名等),通讯地址须在2011年7月底前有效。考生所填的通讯地址须详尽、准确,如因地址不详而出现投递失误等问题,我校概不负责。
四、考试
(一)初试
1、初试日期与地点
(1)时间: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详见《准考证》,准考证由考生自行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
(2)地点:在考生所在省市招办确定的初试地点考试。
2、初试科目
初试为4门,包括101政治、201英语、301数学一、业务课。101政治、201英语、301数学一均为全国统一命题,试题所含内容以教育部制订的考试大纲规定为准。业务课为我院自行命题。
(二)复试与资格审查
在复试阶段,将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核,届时,考生须交验学生证或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原件,同等学力人员还应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
1、复试时间:一般为每年4月份,具体另行通知;
2、复试地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3、复试包括综合复试加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综合复试采取专业知识综合笔试+专业面试方式。专业知识综合笔试(复试科目)具体见招生专业目录;
4、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课程见招生专业目录加试部分;
5、复试办法另行通知。
五、录取
(一)我校在经过复试和政审后,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录取名单;
(二)招收为定向、委托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必须与我校、用人单位签订定向或委托培养协议书后方可录取。
六 、就业
硕士研究生毕业采取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和按协议就业两种方式。
七、其他
(一)上述说明如与国家2011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国家文件为准。
(二)我院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三)我校为研究生提供各类优秀奖学金,如星耀奖学金、空客基金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等;我校为研究生提供“三助”(助研、助教、助管)机会,酬金优厚(我校2007、2008、2009级研究生均获得“三助”岗位)。
(四)为鼓励优秀生源报考我校,对报考我校的优秀学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985院校、211院校考生及考试成绩优秀的考生),我校特别设有“星耀”新生奖学金进行奖励。
(五)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参考书目。
(六)我校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可到我院网站免费下载(http://www.cafuc.edu.cn;或http://218.6.160.237/)。
(七)本招生简章与国家最新发布的政策如有不符,以国家政策为准。
(八)我院研究生招生的最新信息,请查阅以下网址:www.cafuc.edu.cn;也会发布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研究生处网页公布(网址:http://218.6.160.237/)。
相关联系方式如下: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网址:www.cafuc.edu.cn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研究生处网址:http://218.6.160.237/
研招科邮箱:yzk@cafuc.edu.cn
单位代码:10624
通讯地址:四川省广汉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研究生处招生科
邮政编码:618307
传真:0838-5183046
联系电话:(0838)5183046
各研究生招生二级学院联系方式:
飞行技术学院:(0838)5183033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0838)5183831
航空工程学院:(0838) 5183726
航空运输管理学院:(0838) 5182671
我校参加“中国教育在线”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咨询会
详见我校招生目录
详见我校招生目录
详见我校招生目录
详见我校招生目录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2011年报考考生注意事项:
2.我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点是“北京化工大学”.
3.我院2011年招生属于国家计划内定向研究生,毕业后需为我院服务三年。
欢迎报考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2011年招生目录
研究方向: 01 高分子材料 (考试科目:政治,英语,数学二,物理化学) 1人
02 轮胎结构力学 (考试科目:政治,英语,数学二,材料力学)1人
参考书目:《物理化学》第四版 高教出版社 宋世谋主编
《材料力学》第二版 高教出版社 刘鸿文主编
山西大学2011年硕士招生简章
在校研究生报考问题
浙江工业大学关于2011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通知
根据《关于做好201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10〕24号)的文件精神,现将接收推免生攻读我校硕士学位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接收推荐免试生的范围
1.接收范围为全国各地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2.接收专业为我校列入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所有专业,包括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除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项目管理专业外)。
二、推荐免试生的学费说明
我校同意接收的学术型推荐免试生,免除正常学习期间的学费;我校拟接收专业学位推荐免试生100名左右,免除正常学习期间的学费。
三、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获得本科就读学校2011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
3.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接收推荐免试生程序
(一)申请者须提交的申请材料包括:
1.《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申请表》(需所在学校确认推免资格);
2.《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政审表》;
3.本科成绩单1份,要求加盖所在学校教务处公章;
4.校级及以上获奖证书复印件各1份;
5.国家英语四级、六级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1份;
6.申请者有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可提交复印件1份。
申请人必须保证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提供虚假信息的申请者,一经发现,不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一阶段,学校均有权取消申请者推荐免试生录取资格,后果由申请者自负。
(二)接收推荐免试生流程
1.申请者将填写完整的申请材料于2010年10月15日前寄送到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研招办。
2.研究生院根据申请材料初审推荐免试生资格,将符合条件的申请材料转交相关招生学院。
3.招生学院确定复试名单,并通知申请者参加复试和体检,具体时间由各学院确定。
4.招生学院于2010年10月22日前将复试和体检合格同意拟录取的推荐免试生名单报研究生院。
5、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确定拟接收推荐免试生名单并公示。公示无异议者,学校向申请者寄发《浙江工业大学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接收函》。
6.拟接收推荐免试生凭接收函到本科就读学校领取经当地省市招办盖章的《推免生登记表》(推荐免试生专用)和推荐免试生校验码,并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缴费、照相。同时将《推免生登记表》寄送到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研招办。未收到《推免生登记表》或未办理正式报名手续的申请者不能被我校正式录取。
五、复试要求
复试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确保生源质量;坚持公平公正,坚持全面考察,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坚持客观评价,业务课考核成绩应量化,综合素质考核也应有较明确的等次结果。
六、其他
本通知与国家最新发布的政策如有不符,以国家政策为准。
联系方式:
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研招办(子良楼A-205室)
地址:浙江杭州朝晖六区潮王路18号 邮编:310014
电话:0571-88320517
传真:0571-88320517
E-mail:yzb@zjut.edu.cn
http://www.gs.zjut.edu.cn/zsxx/view.asp?d_id=379&class=6
研究生院
2010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