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1962年创建于西北名城兰州,是甘肃省内唯一从事航天科学的研究所,是我国卫星工程技术研究发展的重要成员。该所始终保持应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相结合的学科优势地位,不断开拓航天科技应用领域,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综合实力较强的综合性研究所。

该所是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科研单位之一,现设有物理电子学、制冷及低温工程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真空低温与物理、表面工程技术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防科工委真空计量一级站,国家低温容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研究机构建在该所。

我们热忱欢迎有志于航天科技事业的各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踊跃报考本所!

 


单位代码:
83271           地址:兰州市94号信箱          邮编:730000联系部门:人力资源处      电话:0931-4585206   
联系人:牛老师   E- mail
510hrm@sohu.com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物理电子学(077301

15

 

 

01真空技术与物理

02表面工程技术

03空间电子技术

04放电等离子电推力器技术与工程

 

 

 

101政治

201英语

301数学(一)

958普通物理

 

普通物理(958):

《普通物理》(一、二、三册),程守洙编。

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5

3

 

 

01空间制冷技术

 

 

101政治

201英语

301数学(一)

958普通物理

普通物理(958):

《普通物理》(一、二、三册),程守洙编。

 

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招生简章

一、单位简介

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计算所或中航工业六三一所),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机、弹载计算机和航空软件研制的专业研究所。经过五十余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机、弹载计算机发展中心、航空软件开发中心、计算机软件西安测评中心和航空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计算所承担了我国多项重点型号和预研任务,包括机、弹载计算机、地面开发工具及相关产品的研制任务,拥有机、弹载计算机研制和小批量生产、航空专用集成电路研制以及航空信息化支撑技术(含计算流体力学)等三大专业技术,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机、弹载计算机软硬件研制和生产、航空微电子产品研制以及航空信息化支撑技术研究的专业研究所,计算所在机、弹载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技术领域中,不仅具有国内技术领先优势,而且在科研、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已成为国内军用嵌入式计算机同行中的标杆企业。

计算所控股的“西安翔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计算所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依托、主要业务以智能电子产品研制和军、民机电子设备维修为主。其主打智能交通系列产品,市场份额分别占到西安市的70%、陕西省的60%以上。

计算所与中航技合资成立的“西安凯翔计算机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软件外包商业模式,主要承担飞行显示器系统软件验证项目,并以风险共担方式加入了ARJ21项目飞行管理系统的研发,已成为美国Rockwell Collins公司的主要的海外战略伙伴。

计算所制定了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形成全面支撑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为目标的、专业技术发展和产品体系发展的战略规划。全所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市场竞争的严酷挑战, 2009年全面超额完成了集团下达的各项任务,全年实现产值16亿元,人均产值超百万,位居中航工业前列。

在重点型号研制任务中,以我国首款具有自主产权的大飞机核心AFDX网络端系统芯片为代表的一批关键项目,相继突破了多项技术难关,实现了技术和产品的“跨越式”发展。计算所以扎实的技术实力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朝着跻身世界先进IT企业行列的目标稳步迈进。

计算所先后有两百多项成果荣获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和集团公司的奖励,200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9年荣获中航工业国庆阅兵保障先进单位、陕西省文明单位。

我所十分注重学科建设,在国家各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批准并授权在“计算数学”、“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四个学科专业领域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青年人成才和施展才华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和条件。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航空高新科技的投入,为此我所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充足, 科研生产环境和条件大为改观,实验室、设备、仪器大大改善。正在完成科研型向科研生产型转化,已初步形成了科研、试制、小批量生产的格局。随着科研生产的不断发展,职工收入正在不断提高,目前科技骨干的年平均收入与本地区的三资和外资企业同行相当。近年来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也获得了较大改善。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下一代航空电子系统”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正在开展多项国家重点型号工程、高新技术工程的应用研究和多项领域的预先研究,科研生产和研究所的面貌蒸蒸日上。

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是有志之士成才、施展才华、报效祖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理想之地。欢迎有志于祖国航空事业的年青人加盟,报考我所的硕士研究生。

二、目录说明

1. 2011年我所计划招收硕士生8名(均为工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原则上留我所工作.

2. 凡报考我所的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3. 考生应为重点大学本科应、往届毕业生(“985”院校或“211”部分院校),不招收同等学力及专升本考生。

4. 按照国家教委规定,我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各专业考试科目为四门,即: 101-政治、201-英语、301-数学一和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数学”学科考试科目也为四门,即:101-政治、201-英语、301-数学一和901-数学综合。

5. 英语、政治、数学() 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四门统考科目复习大纲请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有关规定,数学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的参考书名称,列在第四部分。

6. 2011年我所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报名、考试、录取均按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

7. 考生经我所录取后,第一年上基础课期间,所里为其提供生活补助和奖学金,每月不低于1000元;第二年开始在所里参加课题和撰写论文,每月生活补助不低于1500元,并根据课题完成情况给予一定课题奖金。

8. 上研期间,根据《六三一所在读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暂行办法》评定奖学金,特等奖学金为5000//人,一等奖学金为3000//人,二等奖学金为2000//人。

三、招生单位信息:

招生单位名称 单位代码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E-Mail 邮政编码 联系人
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 82912 西安市太白北路156号 029-88151228 han1982930@163.com 710068 韩俊杰

四、招生说明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070102计算数学 1      101政治 计算方法(复试专业课)
01流体动力学数值方法与数值分析      201英语
02流体动力学计算中的前置处理       301 数学一
03计算几何      908数学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04大型计算软件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2      101政治 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复试专业课)
01并行算法与并行处理      201英语
02容错技术与应用      301 数学一
03多机系统      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04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05高性能计算与并行算法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2      101政治 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复试专业课)
01并行计算机系统软件      201英语
02多机系统容错软件      301 数学一
03嵌入式实时系统开发及理论研究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04软件测试方法与可靠性研究  
05高安全性操作系统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3      101政治 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复试专业课)
01微机系统与应用开发      201英语
02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      301 数学一
03多机系统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04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05系统芯片与可重构计算  

 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出版社 作者
数学综合 《数学分析》 科学出版社,1999 李成章等
《高等代数》 科学出版社,2008 西北工业大学高等代数编写组

招生对象

告广大考生:

     根据总政文件精神要求,我院招生对象为现役军人和国防生。请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请不要填报我院并相互转告,由此给考生带来的不便敬请原谅!

关于2011年实行考生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的重要通知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11114-15日进行,今年将第一次实行考生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1010-31日每天9:00-22:00 ,考生登录研招网http://yz.chsi.com.cn,按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

(二)1110-14日,考生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报考我院的省内考生在四川师范大学报名考试)并缴费、照相。

(三)201111-14日,将在研招网http://yz.chsi.com.cn)开通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系统,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查询考试信息,下载打印《准考证》。

(四)2011115-16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

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1年我校专业目录上各专业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具体招生人数将在教育部正式批准下达后公布。

一、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人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必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0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必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0年8月30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报名参加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人员

1、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及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第1、2、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报名参加我校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除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及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专业学位外)招生考试人员,须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三)推荐免试

我校所有学术型硕士专业及专业学位(除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及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专业学位)均接收外校(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免试生推荐资格的高校)的推荐免试生,推荐免试生是经毕业学校选拔并确认资格、在统考报名前通过其报考单位的复试并被接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四)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第1、2、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3)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4)报名参加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一般应限于煤炭行业单位所推荐的作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研究生的考生,其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提供,毕业后一律回原单位工作;专业学位不设置单独考试。

二、报名办法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1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10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为2010年9月25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招生单位的规定任选一种。

(3)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二)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0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地点

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到我校阜新校区研究生学院招生办公室进行确认;报考我校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到阜新市招考办进行确认。其他考生到本人户口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

3.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还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报考我校单独命题入学考试的考生与统考生同时进行网报及现场确认,报考点务必选择我校。单考生须凭所在煤炭行业单位推荐报考介绍信,业务骨干证明(附支撑材料),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复印件,专家推荐书(两份)等材料按规定的时间到我校研招办进行现场确认,采集图像信息,同时交纳报名费。

三、考试与录取

(一)2011年1月1日-14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招生单位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

(二)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

2011年1月15日至1月16日(1月15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1月15日下午:外国语;1月16日上午:基础课;1月16日下午:专业基础课;具体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初试成绩于4月初在我校网站上公布,4月中旬,我校向成绩达到国家规定分数线和我校要求的考生发复试通知书。复试考查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专业综合面试、外语听力测试和外语表达能力测试等,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二门主干专业课。此外还包括报考资格审查、政治思想品德考核、调档审查等。复试时间为4月中下旬。复试合格者方可正式录取,录取通知书邮寄时间为6月底。

四、其它说明

1、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为学术型、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设置总体上按照与学术型专业研究生招生"科目对应,分值相等,内容区别"的原则进行设置。

2、由于国家下达招生计划相对滞后,各专业报名和考试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招生简章中所列的各专业招生人数将根据考试成绩进行科学地调整。

3、本简章所述内容如有不完善或需更正处请以补充或更正后的内容为准,补充或更正内容将在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发布。

4、报考时如有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联系。

招生目录:2011年研究生招生目录

参考书目:2011年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

通信地址: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7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23000

电    话:0418-3350462

传    真:0418-3350492

网    址:http://202.199.224.25

电子信箱:3350462@163.com

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1年我校专业目录上各专业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具体招生人数将在教育部正式批准下达后公布。

一、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人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必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0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必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0年8月30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报名参加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人员

1、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及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第1、2、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报名参加我校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除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及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专业学位外)招生考试人员,须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三)推荐免试

我校所有学术型硕士专业及专业学位(除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及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专业学位)均接收外校(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免试生推荐资格的高校)的推荐免试生,推荐免试生是经毕业学校选拔并确认资格、在统考报名前通过其报考单位的复试并被接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四)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第1、2、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3)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4)报名参加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一般应限于煤炭行业单位所推荐的作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研究生的考生,其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提供,毕业后一律回原单位工作;专业学位不设置单独考试。

二、报名办法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1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10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为2010年9月25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招生单位的规定任选一种。

(3)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二)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0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地点

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到我校阜新校区研究生学院招生办公室进行确认;报考我校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到阜新市招考办进行确认。其他考生到本人户口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

3.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还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报考我校单独命题入学考试的考生与统考生同时进行网报及现场确认,报考点务必选择我校。单考生须凭所在煤炭行业单位推荐报考介绍信,业务骨干证明(附支撑材料),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复印件,专家推荐书(两份)等材料按规定的时间到我校研招办进行现场确认,采集图像信息,同时交纳报名费。

三、考试与录取

(一)2011年1月1日-14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招生单位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

(二)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

2011年1月15日至1月16日(1月15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1月15日下午:外国语;1月16日上午:基础课;1月16日下午:专业基础课;具体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初试成绩于4月初在我校网站上公布,4月中旬,我校向成绩达到国家规定分数线和我校要求的考生发复试通知书。复试考查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专业综合面试、外语听力测试和外语表达能力测试等,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二门主干专业课。此外还包括报考资格审查、政治思想品德考核、调档审查等。复试时间为4月中下旬。复试合格者方可正式录取,录取通知书邮寄时间为6月底。

四、其它说明

1、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为学术型、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设置总体上按照与学术型专业研究生招生"科目对应,分值相等,内容区别"的原则进行设置。

2、由于国家下达招生计划相对滞后,各专业报名和考试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招生简章中所列的各专业招生人数将根据考试成绩进行科学地调整。

3、本简章所述内容如有不完善或需更正处请以补充或更正后的内容为准,补充或更正内容将在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发布。

4、报考时如有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联系。

招生目录:2011年研究生招生目录

参考书目:2011年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

通信地址: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7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23000

电    话:0418-3350462

传    真:0418-3350492

网    址:http://202.199.224.25

电子信箱:3350462@163.com

空军航空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空军航空大学

二〇一一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招生简章

 

 

 

 

 

 

 

 

 

 

空军航空大学研究生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九月

 

 

 

 

空军航空大学简介………………………………… 1

报考须知…………………………………………… 3

专业目录…………………………………………… 5

参考书目…………………………………………… 6

 

 

 

 

 

 


 


 

空军航空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以培养飞行人才为主体、航空飞行指挥与航空工程专业兼容的综合性军事高等学府。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军事装备学、军事情报学、导航制导与控制3个硕士学科授权点;建有军事仿真技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中央军委批准的“十一五”期间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并有3个重点建设学科。学校的前身为东北老航校。

学校具有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教育两个培训层次,主要承担军队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地方大学生任职培训和部队现职干部轮训等军事任职教育和外国军事留学生教育等任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科研学术水平较高,拥有一批以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空军院士培养对象李小奇为代表的学科梯队。

学校坚持人才建校,质量强校,科技兴校。60年来,为国家和军队建设培养了大批各类合格人才,涌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战斗英雄王海、张积慧、刘玉堤,“海空卫士”王伟,学雷锋标兵朱伯儒,复合型飞行舰长柏耀平,航天英雄杨利伟、空军机务标兵李光男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有近300名毕业学员成长为共和国将军,学校被誉为“飞行员的摇篮”、“英雄的摇篮”、“航天员的摇篮”和“将军的摇篮”。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多项成果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奖励。自主开发研制的“虚拟现实训练系统”在全军训练模拟器材成果展览期间,江泽民主席亲自操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学校是我军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始终把培养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研究生教育坚持夯实基础、注重特色、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在2004年开始的历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代表队均取得较好成绩;在2006-2008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中国公开赛中,在RoboCup小型组机器人足球比赛中取得佳绩;每年我校毕业的研究生都有一定比例的学员考取国防科技大学等院校的博士研究生。学校还积极与军、地高等学校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同等学力研究生班工作,充分发挥了我校学科优势和特色,实现了教育、信息、人才资源共享,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办学模式。

学校是军队对外开放学校,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军地著名专家、学者经常来校访问、讲学,美国、法国、印度、泰国等国空军多次派团来校考察。学校每年也积极派遣各类技术人员出国考察、进修、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校园宽阔整洁,绿树成荫,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拥有跳伞训练场、水上救生中心和野外生存等综合训练基地和现代化的图书馆,建成了连接学校各单位的城域网,建立了教学多媒体素材库和电子阅览室。

航空大学将以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本科教学评价为契机,努力将大学办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军事航空院校。

 

 

报考须知

 

一、招生人数

2011年,我校拟在军事装备学、军事情报学、导航制导与控制3个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实际招生人数以军队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二、报名时间及地点

1.网上报名时间:2010101031日(以国家统一安排为准)。

2.现场报名时间、地点

时间:2010111014日(以国家统一安排为准)。

地点:到所选报名点进行确认信息、照相、交费等。

三、报考方式

全国统考。

四、考试时间

201112月(以国家统一安排为准)。

五、考生须知

(一)身体条件

身体健康,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其中主要指标如下:

1.身高:男不低于1.62,女不低于1.60米。

2.双眼裸视均在0.4以上,矫正视力在0.9以上,无色盲、色弱。

3.心脏、肝功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无任何传染病。

(二)基本条件

1.军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

必须取得学士学位,且仅限报考“军事情报”和“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

2.军队在职人员报考

考生取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含复试时拿到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或者具有本科同等学力(取得大专学历并工作两年以上。复试时需加试所报考学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年龄不超过40岁,时间截止到录取当年的91日。

报考“军事装备学”者应在部队相关岗位工作满3年(营、连主官满2年)。

3. 普通高校应届本科国防生报考

普通高校应届本科国防生经所在院校驻校选培办批准后,可报考我校“军事情报”和“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

(三)复试要求

复试由本校负责组织。数量按照招生计划120%的比例对达线人员进行差额复试。内容有:思想政治审查、综合素质面试、业务课笔试、英语口语及听力能力测试和身体检查等。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另加试2门专业主干课(笔试)。

(四)入学后的经费与待遇

被我校录取的研究生,培养经费由军队计划下拨。国防生考生入学即入伍,享受军队干部待遇,按照相应标准发放工资,家属享受军属待遇。

(五)毕业分配及待遇

我校录取的非定向研究生毕业后由部队统一分配,取得硕士学位者,定正连职、授予上尉军衔。定向研究生毕业后回原定向大军区级单位分配。

(六)说明

1.我校将为考生提供各考试科目的考纲。考生可按需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热情为广大考生服务。

2.我校不办理参考教材的邮购工作,考生可根据附表参考书目自行购买。

学校代码:90046  

通信地址:长春市南湖大路2222号训练部研究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30022

联系部门:空军航空大学训练部研究生办

联系电话0431-86959185(民),032159185(军)

联 系 人:杨 


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90046                地址:长春市南湖大路2222   邮政编码:130022

联系部门:空军航空大学研究生办 电话:0431- 86959185           人: 

 

 

专业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人数

初试科目

 

(专业综合部分)科目

110504 

军事情报学

01 图像理论与图像判读

02 图像处理

0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4 电子侦察

18

101政治

201英语 

301数学一

801 军事情报 50%

遥感基础 50%

802信号与系统

注:选一

A 影像判读

B  数据库

C  雷达与雷达对抗原理

D 通信与通信对抗原理

注:ABCD 选一

110803 

军事装备学

01 装备技术保障

02 装备仿真

03 装备建设与发展

04 航空装备失效分析

05 航空装备管理

5

101政治

201英语

301数学一

801 军事情报 50%

遥感基础 50%

802信号与系统

⑥803自动控制原理

804 理论力学

 

注: 选一

C  雷达与雷达对抗原理

D 通信与通信对抗原理

F   军事装备管理学

(上篇) 20%

飞行实时仿真系统及技术 80%

G  DPS技术与应用 50%

   光电检测技术 50%

H  飞机构造学

注:CDF GH选一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01 冗余技术与容错控制

02 导航与精确制导技术

03 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

04 制导武器使用与仿真

05 光电火力指挥与控制

06 仿真技术与应用

22

101政治

201英语

301数学一

802 信号与系统

803自动控制原理

注:选一

E  通信原理

I    电力电子技术 50%

自动检测技术 50%

J    火控原理 50%

导弹飞行力学50%

K  飞行实时仿真系统及技术

注:EI J K选一

 

 

 

 

 

    

 

 

参考书目

 

一、初试参考书目

801 《军事情报学概论》张久俊,国防工业出版社;

《遥感导论》 梅安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02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数字信号处理》丁玉美 高西全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803 《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国防工业出版社或科学出版社,第三版或第四版。

(内容:古典部分、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804 《理论力学》(上册)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二、复试参考书目

A 《军事判读学教程》(上、下册) 史绍民等,空军司令部情报部,2001

B 《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C 《雷达原理》 丁鹭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二版。

《雷达对抗原理》侯慧群,空军第二航空学院

D 《通信与通信对抗原理》杨建波等,蓝天出版社

E 《通信原理》 樊昌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第六版,2008

F 《军事装备管理学》(上篇)焦秋光,军事科学出版社。

《飞行实时仿真系统及技术》王行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G DPS技术与应用》吴冬梅,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光电检测技术》曾光宇,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H 《飞机构造学》王新阁,空军装备部出版,2007

I 《电力电子技术》黄俊,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01

《检测与转换技术》常健生,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三版,2000

J 《航空综合火力控制原理》张安、周志刚,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导弹飞行力学》钱杏芳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K《飞行实时仿真系统及技术》王行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细则

一、招生专业

税务硕士、会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金融硕士、保险硕士

 

二、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式和学制

本次招收的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2.5年,一志愿考生全部享受公费生待遇,其中非定向考生入学后可享受普通奖学金。

 

四、报考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91,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五、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方式,考生首先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地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地址http://yz.chsi.cn)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然后点击“进入网上报名”,并按要求完成网上报名操作。考生必须认真阅读教育部、省(市、自治区)教育考试院和我校发布的相关公告。网上报名后考生本人还必须到报名点进行现场电子摄像与本人签字确认网报信息。具体的网上报名时间和现场确认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报名点由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考试院确定。

 

六、准考证打印

201111-14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招生单位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

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

 

七、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001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0571-86735880

025300 税务硕士

01 税收政策理论研究

02 税务筹划研究

 

 

 

40

 

①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数学三

④税务专业基础

复试:另定

 

002会计学院

0571-8755709687557093

025600 资产评估

01 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

02 企业价值评估

 

 

30

 

①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数学三

④资产评估专业基础

复试:另定

 

125300 会计硕士

01 CFO方向(首席财务官方向)

02 高级CPA方向(高级注册会计师方向)

 

50

 

①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④会计学

复试:另定

 

 

003金融学院

0571-87557108

025100 金融硕士

01 证券投资管理方向

02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03 商业银行管理方向

 

 

 

50

 

①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数学三

④金融学综合

复试:另定

 

 

025500 保险硕士

01 保险理论与实务

02 保险精算

 

 

30

 

①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数学三

④保险专业基础

复试:另定

 

 

八、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待教育部正式考试大纲确定后再行公布,时间大约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前后,请考生关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通知。

 

若教育部对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有变化,按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北京工商大学2011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生招生简章

欢迎报考北京工商大学

201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学位研究生

为加快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根据国家五部委联合制定的《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意见及实施方案》的精神及根据教育部民族司的安排,我校2011年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欢迎报考北京工商大学201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           招生政策

根据国家五部委联合制定的《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意见及实施方案》的精神,招生工作按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特殊措施。

 

二、招生范围

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本科学历或专科毕业后两年,达到本科同等学力的往届或应届本科毕业生(应届本科毕业生最迟须于入学前获得毕业证书)

3、报考人员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091后出生)

4、身体状况符合我校招生体检要求。

5、毕业后保证按定向培养协议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其中考生人员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全部回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

 

四、       报名与考试

考生应参加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报名和统一入学考试。

    时间:20101010—31日,网上报名:http://yz..chsi.com.cn

    报名时需填写“报考201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及“定向协议书”,表格可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下载,并于1110前将登记表寄到北京工商大学研招办。

五、录取
1根据考试成绩、思想表现、业务素质等综合选拔,择优录取

2录取比例:非在职人员原则上不超过50%,汉族考生原则上不超过10%

3、录取的考生需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

4、录取的新生第一年须到教育部制定的基础强化培训基地接受培训。考核合格后进入我校学习。

六、招生专业目录见《北京工商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七、北京工商大学联系电话:6898708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

邮编:100048

北京理工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欢迎各位有志青年报考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报考条件

()参加全国统考,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下列三种类型考生须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报考时必须已在国家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一篇以上的学术论文。(a)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1,下同);(b)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c)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4)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5)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征得所在学校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研究生人员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单独考试

    我校原则上接收与我校签定省校合作协议或人才培养协议的相关系统内的在职人员报考,详细的报考要求和报考专业见我校2011年单独考试招生简章。

    () 工商管理硕士125100MBA)、公共管理硕士125200MPA)、教育管理硕士045101、工程管理硕士1256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法律硕士(法学)035102

    1、报考工商管理硕士125100MBA)、公共管理硕士125200MPA)、教育管理硕士045101、工程管理硕士125600的考生必须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后三年以上(含三年)工作经验,或者大专毕业后五年以上(含五年)工作经验,或者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有两年以上(含两年)工作经验;

2、报考法律硕士035101(非法学)的考生,大学学习的专业不能是法学专业(法学专业是指: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3、报考法律硕士035102(法学)的考生,大学学习的专业必须为法学专业(代码为0301)。

    ()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生须在20101025前与报考学院联系,具体要求见“北京理工大学接收外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办法”。

二、报名

     1.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实行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信息确认、交费、照相相结合的方式,所有报考人员(含推免生)都必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指定的网站进行报名,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凭报名号到报名点进行信息确认、交费和照相。报名的具体安排和要求请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查询。

     2. 网上报名时须按照规定选择报名点,强军计划、125100工商管理硕士、125200公共管理硕士、125600工程管理硕士和报考050403美术学、050404设计艺术学、085237工业设计工程、055108艺术设计硕士的考生必须选择北京理工大学报名点报名,推免生和在外埠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须选择推荐学校或当地省(市、区)招办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3. 考生须认真核对网上提交的报名信息并牢记网上报名生成的报名号和密码,如因提交信息有误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4. 报考人员的资格审查在复试时进行。考生在报名前须认真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被取消复试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 全日制专业学位所有专业不接收报考类别为定向的考生。

三、考试

     1.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具体时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

     2. 初试地点:选择我校报名点的考生在我校参加考试;选择外埠报名点的考生在报名点指定的考试地点参加考试。

     3. 复试时间、地点、科目及方式由我校自定,在复试前通过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公布。对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的考生,在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并对其实验技能进行考查。

     4. 考生须在3月中下旬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查询复试的有关信息及安排,并在复试前通过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打印报考登记表,此表需在复试时交给报考学院。

     5.复试成绩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四、体格检查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时间、地点、要求在复试前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通知。

五、录取

     学校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

六、考前辅导及相关资料

     1. 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

     2.我校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通过网络公布,考生可直接登录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

七、其它

     1. 201111-14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http://yz.chsi.cn)下载打印《准考证》,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我校的招生信息实行网上发布,考生的初试成绩单、报考登记表将由考生自行从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grd.bit.edu.cn下载,我校将不再邮寄。

     2. 考生网上登记的地址或联系方式有变动时,应在20115月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个人信息修改系统进行更新,具体更新时间见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通知。如因考生地址或联系方式不详等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3. 强军计划考生须在备用信息中注明考生单位所属大军区名称(如北京军区等)。

八、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含推免生)仅供参考,具体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确定。

九、本简章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

十、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

邮政编码:100081

学校主页:http://www.bit.edu.cn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主页:http://grd.bit.edu.cn

硕士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1068912286      

传真:01068945112

电子信箱:yjszb@bit.edu.cn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