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内蒙古财经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办法

 

 

   

各位考生:

我校目前已开始接收调剂考生登记, 均为学术型研究生调剂专业:

政治经济学(020101)财政学(020203) 统计学(020208)会计学(120201) 企业管理(120202),

除会计学外均有公费计划有调剂意向并符合条件的考生办理调剂申请手续。具体步骤如下:

一、调剂政策

1符合教育部调剂政策和我校报考条件(见我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的考生,考生初试成绩必须符合其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三区C类考生的复试分数要求。同时,拟调剂的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必须是统考科目基本相同或相近

2调剂考生需为往届本科毕业生或能够在20109月份入学时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应届本科生,根据教育部要求,如考生在入学时无法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则取消其录取资格。

3.我校第一志愿上线且复试合格考生均享受国家公费计划(非定向或定向),剩余公费计划根据复试结果,按比例在各学科专业中进行调剂。

4我校不调剂同等学力考生、不调剂不通考数学的考生、不调剂非英语语种考生。

5可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在内蒙古自治区仅限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享受少数民族政策录取的考生毕业后需留在内蒙古地区工作。

二、调剂程序

    1.确定是否调剂:

    在分数线公布后,我校将根据第一志愿上线人数,统计每个招生专业生源的余缺情况,确定拟调剂专业和调剂生源数,并在我校研究生处网上公布,考生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缺额数来电或来人与我办联系,确定是否调剂

   2.办理调剂手续:

我办统一接受考生调剂后,办理调剂手续,具体步骤见说明

http://58.18.166.61/znbm/zn_yjsc_zsjy_nr/2010-03-18/1325.chtml

    3.复试名单的确定:

   调剂成功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进入网上调剂系统,提交调剂志愿,及时查看我校的复试通知,并做确认回复。

三、调剂时间

  调剂开始时间:2010318

   四、联系方式

接收调剂部门:内蒙古财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办

   联系电话:0471-3661497  传真:0471-3661253

   电子信箱:yzb1497@163.com

   网址:http://58.18.166.61/znbm/zn_yjsc_zsjy/0/0.chtml

 

 

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

1、我院2010年接收考生调剂的专业有:中国哲学(010102)、民族学(030401)、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3)、文艺学(050101)、中国古代文学(050105)、专门史(060105)。以上专业公费指标达90%

2、申请调剂考生的报考专业一般应与申请调剂专业属同一学科门类,即专业代码前两位相同。

交叉学科或研究方向接受跨学科调剂,具体规定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3)”专业接收经济类(02)考生调剂;“民族学”专业下设的“民族教育研究方向”接受教育学(0401)、心理学(0402的考生调剂,“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方向接受新闻传播学(0503考生调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接受体育学(0403考生调剂,“西藏少数民族基因多态性研究”接受生物学(0710)和医学类(10考生调剂。申请调剂的考生,考试成绩必须同时达到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和申请调剂专业相应所属学科门类的国家C类地区最低控制分数线。

4、民族学专业下设的各研究方向均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5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请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按要求填写调剂志愿。我们将根据考生信息择优调剂,并在48小时内予以回复。请接到复试通知的考生在48小时内回复确认,并做好复试准备工作。

6、复试由笔试、面试和英语听说组成,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专业核心课。笔试、加试课程及参考书目见《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校代码:10695
学校名称:西藏民族学院
学校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
编:   712082
网址链接:www.xzmy.edu.cn(登陆西藏民族学院管理机构研究生处动态信息)
联系部门:研究生处管理科     老师    老师
联系电话:029-33755124       Email: xzmyyjsc@163.com

 

沈阳建筑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根据我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成绩,预计部分专业可以接收调剂生,热忱欢迎全国各地优秀考生调剂到我校继续深造。为方便考生调剂报考我校,现将我校调剂的有关信息公告如下:

一、接收调剂考生的条件

1.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统一规定的B类地区复试分数线,且符合学校有关学科的要求;

2.拟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应相同、相近或相关;

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或为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

二、调剂程序

1.在2010年国家分数线未公布之前,申请调剂的考生请登陆我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栏网页(http://www.sjzu.edu.cn/xk09/yjszs/index.asp),在本页的调剂报名系统中,详细、真实、准确的填写报名信息。

2.国家分数线下达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http://yz.chsi.cn)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将开通,凡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登陆该系统填写调剂志愿,我校将优先调剂已在我校调剂报名系统中报名的考生。

3.通过审核的,我校将及时以电话方式通知考生参加复试,请保持通信畅通。

三、调剂政策

1.学校将为成绩优秀的调剂考生预留一定比例的国家计划内(公费)名额;

2.对机械、信息、材料类等部分生源紧缺的学科,学校为调剂录取考生分配国家计划内(公费)名额时予以重点倾斜。

3.凡985高校或211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不含独立学院)考生,志愿调剂到我校被录取的,学校将按照规定标准分别给予奖励。适用于所有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考生(不含报考定向和委托培养类别的考生)。

4.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志愿调剂到我校被录取的全部按国家计划内(公费)录取。

四、联系方式

1.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024-24692889024-24692886

联系人:老师

2.招收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及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见下表。

 

我校将在沈阳建筑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栏 http://www.sjzu.edu.cn/xk09/yjszs/index.asp)中公布最新调剂、复试、录取等信息,请广大考生随时关注。

 

 

                                                                                  沈阳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0.3.22

 招收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及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

 

招生单位名称

学科名称

联系方式

  建筑与规划学院

  地域性建筑研究所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建筑与规划学院

024-24692199

 

地域性建筑研究所

徐丽云 024-24690868

城市规划与设计

建筑技术科学

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

  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

024-24691800

固体力学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力学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岩土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交通与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谢正义 024-24692192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电子工程

车辆工程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市政工程

张吉库 024-24690703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学

贾竟航 024-24690300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4-24693151

024-24690041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席秋红 024-24692216

  设计艺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

  024-24694269

                   24692251

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

  文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洪丹丹 024-24692269

思想政治教育

 


沈阳建筑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根据我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成绩,预计部分专业可以接收调剂生,热忱欢迎全国各地优秀考生调剂到我校继续深造。为方便考生调剂报考我校,现将我校调剂的有关信息公告如下:

一、接收调剂考生的条件

1.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统一规定的B类地区复试分数线,且符合学校有关学科的要求;

2.拟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应相同、相近或相关;

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或为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

二、调剂程序

1.在2010年国家分数线未公布之前,申请调剂的考生请登陆我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栏网页(http://www.sjzu.edu.cn/xk09/yjszs/index.asp),在本页的调剂报名系统中,详细、真实、准确的填写报名信息。

2.国家分数线下达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http://yz.chsi.cn)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将开通,凡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登陆该系统填写调剂志愿,我校将优先调剂已在我校调剂报名系统中报名的考生。

3.通过审核的,我校将及时以电话方式通知考生参加复试,请保持通信畅通。

三、调剂政策

1.学校将为成绩优秀的调剂考生预留一定比例的国家计划内(公费)名额;

2.对机械、信息、材料类等部分生源紧缺的学科,学校为调剂录取考生分配国家计划内(公费)名额时予以重点倾斜。

3.凡985高校或211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不含独立学院)考生,志愿调剂到我校被录取的,学校将按照规定标准分别给予奖励。适用于所有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考生(不含报考定向和委托培养类别的考生)。

4.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志愿调剂到我校被录取的全部按国家计划内(公费)录取。

四、联系方式

1.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024-24692889024-24692886

联系人:老师

2.招收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及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见下表。

 

我校将在沈阳建筑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栏 http://www.sjzu.edu.cn/xk09/yjszs/index.asp)中公布最新调剂、复试、录取等信息,请广大考生随时关注。

 

 

                                                                                  沈阳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0.3.22

 招收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及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

 

招生单位名称

学科名称

联系方式

  建筑与规划学院

  地域性建筑研究所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建筑与规划学院

024-24692199

 

地域性建筑研究所

徐丽云 024-24690868

城市规划与设计

建筑技术科学

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

  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

024-24691800

固体力学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力学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岩土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交通与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谢正义 024-24692192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电子工程

车辆工程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市政工程

张吉库 024-24690703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学

贾竟航 024-24690300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4-24693151

024-24690041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席秋红 024-24692216

  设计艺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

  024-24694269

                   24692251

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

  文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洪丹丹 024-24692269

思想政治教育

 

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为提高录取生源质量,我校拟在各招生专业调剂部分优秀考生。请参照我校招生简章(http://grad.qust.edu.cn/list.asp?unid=2713)查看相应专业目录,然后登陆http://grad.qust.edu.cn/yjstj/如实填写各项内容。

 

我校调剂原则:在国家线划定之后,我校首先会考虑一志愿报考我校考生上线的情况,在相关专业有缺额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调剂补充生源。

 

调剂具体要求及待遇如下:

 

我校调剂的考生录取后均为公费研究生,具体要求及待遇如下:

1、考生成绩应高于报考专业和拟调剂专业的国家及我校复试基本要求,我校执行一区分数线。

2、我校可接收报考外语语种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的调剂考生。

3、优先调剂报考设有研究生院或“211工程”建设高校优势学科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原则上不接收同等学力报考调剂生源。在国家调剂政策允许范围内,可结合考生意愿在我校相关、相近专业间进行调剂。

4、凡我校接收的调剂考生,与我校一志愿考生待遇相同,根据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进行综合排名确定是否录取。

5、凡被我校录取考生均享受普通奖学金(助学金)。

 

请注意,调剂信息各项内容都必须如实填写,不可空缺,如因考生原因造成填写成绩不符或其他信息有出入而影响录取,我校概不负责。考生联系电话务必填写清楚,以便我校能及时联系到考生本人。待国家线公布之后我们将根据接收到的调剂信息确定复试名单并及时通知考生,如未通知请勿电话询问

 

调剂流程:

 

第一阶段:(目前----国家录取分数线公布之前)

 

有调剂意愿的考生通过我校的调剂平台http://grad.qust.edu.cn/yjstj/提交个人信息。

 

第二阶段:(国家录取分数线公布后----全国调剂结束)

 

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登录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http://yz.chsi.cn)填写调剂申请,调剂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后应尽快与我校取得联系,办理调剂手续。

 

联系方式:

 

人:老师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66042

 

话:0532-84022989(四方校区);0532-88958383(崂山校区)

 

网址:index.asp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0319

2010年北京印刷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笔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录

专业 复试 参考书 备注
科目名称 考试主要内容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版次
设计艺术学
(同等学力及非艺术类考生)
      人物头像写生         同等学历及非艺术类专业考生考试说明:
1.两科考试科目各为100分;
2.考试时间各为3小时;
3.《素描》试卷为8开纸,《色彩》试卷为8开纸;
4.自备画具。
      静物写生        
机械电子工程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单辉祖
谢传锋
第一版 考试科目(二选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徐科军 第二版
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 第五版 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科目及参考书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鸿文 第三版
信号与信息处理 电路分析 理论考试50%,实验操作50% 《电路分析基础》 科学出版社 崔晓燕 第一版  考试科目(三选一)
C语言程序设计 理论考试50%,上机编程50% 《C语言程序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谭浩强 第二版 
色彩学 笔试 印刷色彩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刘浩学 第一版
通信原理 笔试 《通信原理》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樊昌信 第5版  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科目及参考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笔试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冯博琴 第二版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概论》 化学工业出版社 周达飞著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潘祖仁著   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科目及参考书
印刷包装材料   《印刷材料及适性》 印刷工业出版社 齐晓堃  
企业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关义等  2004版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中国经济出版社 吴树青等 最新版 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科目及参考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杨瑞龙等 最新版
 传播学 1.数字传播             2.书刊编辑学            3.出版产业研究
4.广告学
1.人文、传播综合素质
2.专业研究方向
1.A.《新媒体导论》 
2.《大众期刊运作》          3.《产业经济学》(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类核心教程)
4.A.《广告学教程》
  B.《广告策划》
1.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3.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A.四川人民出版社
  B.中国物价出版社 
1.蒋宏
2.李频
3.李悦
  李平主编
4.A.翟年祥
  B.徐智明/高志宏
1.2006版2.2003版3.2002年2月版
4.A.1版
  B.1版
传播学专业笔试(满分100分):
1. 人文、传播综合素质(60分)
2. 专业研究方向(40分)
注:人文、传播综合素质着重考察考生人文知识面、传播学知识的运用与能力,没有参考书。传播学各研究方向的参考书目如表所列。
汉语                  A.《现代汉语》(上下册)
B.《古代汉语》(上下册)          
A.高等教育出版社           B.高等教育出版社              A.黄伯荣、廖序东主编
B.朱振家著        
A.2002年版     B.最新版   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科目及参考书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昌凤著 2007年版 
北京印刷学院研招办
2010年3月18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一、学院简介

    (一)历史沿革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始建于1978年6月,其前身为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由原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与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组成,1983年4月经中共四川省委批准更名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科研教学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肩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在四川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为四川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982年11月,经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批准,我院建立研究生部(2007年3月,经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正式更名为研究生学院),1983年由国家教育部备案,1984年成为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位授予单位,并于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国内较早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单位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生。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依托雄厚的研究力量和教育资源,我院研究生教育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目前已有中国哲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学、人口学、文艺学、新闻学、专门史和农业经济管理共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2各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校学生达300多人,招生规模在西南地区科研单位中名列前茅,在全国地方社科院中位居第二,已成为全国培养哲学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二)发展概况
    
交通便利,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位于天府之国的成都,占地面积133.3亩,建筑面积50136平方米。地处一环路市中心,坐落在美丽的浣花溪畔,与闻名遐尔的杜甫草堂、武候祠、青羊宫等文化古迹以及四川大学、西南财大、西南民族大学等著名学府为邻,真可谓人杰地灵,交通便利,不失为你求学的上佳选择!
    
教学资源丰富,科研经费充足,为研究生提供了较多的科研和社会实践机会。我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340万元;图书馆藏书72万余册;现有15个研究所、7个职能部门、1个研究生学院和10个研究中心;有《社会科学研究》(CSSCI)、《毛泽东思想研究》(CSSCI)等5种公开发行的全国核心期刊和《经理日报》报社以及《中国西部》杂志社;建有“四川社会科学”网站。
    
师资力量雄厚,师生比率较高。我院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0多人,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现有科研与教职员工40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4人,副高级职称8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人,四川省科技顾问团成员10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4人,省优专家1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3人,博士24人,硕士124人。5位研究员应聘在教育部所属211高等院校担任博士生导师。
国际国内学术交流频繁。我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荷兰、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学术机构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 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目前已联合招收3届博士生。
    
目前,我院已经发展成为经济、管理、法学、文学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培养研究生的科研院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现代农业产业等一大批学科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现已初步形成了从招生录取到研究生教育培养、学位授予等一整套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机制,建立起了适合于我院特点的“学科建设与学位教育统一、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统一、课题研究与教学实习统一、学术梯队与师资培养统一、科研考核与教学考核统一”的办学模式。

    二、招生须知

    (一)报名日期及报名程序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照相报名相结合的方式。

    考生可于9月10日至30日考生可登陆我院网站(http://www.sass.cn)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阅我院招生专业目录,选择报考志愿;考生应正确抄录报考第一志愿招生单位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及四门初试科目的代码及名称。

    网报时间:报名日期敬请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报时间以国家教育部统一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陆(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后,再到省级招办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提交本人相关信息。

    现场报名时间:11月中旬(具体时间以教育部公布的现场报名时间为准),考生持本人的毕业证和身份证(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身份证)到省级招办指定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并进行现场照相、交纳报名考试费。

    (二)报名地点

    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在网报时选择所在省(区、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网报后按规定时间到所选报名点进行数码照相,缴费,签名确认。

    (三)报名注意事项

    1.《硕士生招生考试报名情况登记卡》填写要求

    《登记卡》是由考生网上报名后、现场照相时报名点打印取得(一式两份),便于考生校对。如打印出的信息有误,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导考生在《登记卡》和计算机上改正。除打印出的信息外,考生还需在《登记卡》上用钢笔如实填写以下栏目的信息:

    (1)同等学力考生应在“毕业学校”栏目填写毕业学校名称。

    (2)考生应在“考试科目”栏目中考试科目代码后面填写相应的考试科目汉字名称。

    (3)考生应认真填写本人收取的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等,以便于准考证及录取通知书及时无误地寄送给考生。

    (4)填写完毕后,考生应对上述各栏目内容认真校对,在确认填涂信息正确无误后,应签名确认对《登记卡》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2.现役军人报考地方院校研究生,由本人提出申报,所在基层单位审核同意,经军级以上政治机关批准,到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

    3.异地报名的考生在报名考试期间(从报名到考试日期)因事外出,可持所在单位有关部门的介绍信就近报名并在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四)资格审查

    2010年入学考试报名工作采用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为简化报名程序,方便考生报名,考生资格审查将由招生单位在复试阶段进行,对于不符合报名条件或在报考时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无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一环节,招生单位均有权取消其复试和录取的资格。

    (五)考试须知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日期:2010年春节前,具体时间以国家教育部统一公布的时间为准,不在该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3、初试科目:学术性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设置为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初试科目中,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313历史学专业基础均为国家统一命题,其余科目均为我院自行命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设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四个单元。其中,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采用与学术型专业相同的统考试题,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分别选用各自的全国联考试题(分值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具体考试科目详见第(10-12页)招生专业目录。

    4、全国统考的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5、初试地点: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区、市)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参加考试。

    (六)体格检查

    硕士生体检工作由招生单位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执行。

    (七)复试

    1、复试是入学考试的重要环节,是对初试达到参加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熟练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技能以及在初试中暴露出来的知识缺陷等方面进行的进一步的考查。

    2、我院以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复试分数线为标准,对上线考生进行专业课笔试、面试、实践技能的考核,以及英语听力及口语的测试。

    3、对同等学力考生,需全面、严格复试,并采用笔试形式加试2门专业课。

    4、复试科目及参考书详见我院招生简章“参考书目”栏。

    5、复试时间、地点、科目及方式由我院自定(一般在四月下旬,具体复试时间将在我院网站上通知)。

    (八)录取

    1、我院在经过复试和政审后,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录取名单。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硕士生,与国家计划硕士录取标准相同。

    2、我院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均为自筹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委托培养硕士生被录取前,招生单位、用人单位或拟录取为委托培养硕士生的考生之间,必须签定委托培养合同。

    3、应届本科毕业生被录取后,在新学期报到时必须交验毕业证和学位证书,若本科未取得毕业者,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我院可取消其入学资格。

    (九)培养和就业

    1、学习年限

    我院培养的硕士生均为脱产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2、毕业生就业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计委、人事部的有关规定:科研机构招收的研究生列入国家“委培及自筹计划”。委托培养硕士生原则上回委托培养单位。自筹硕士生按自筹经费培养合同就业。

    以上规定如与国家教育部下达的2010年招生文件有不一致之处,以国家教育部文件为准。

    (十)学费和住宿费

    学费:每生每年6500元,住宿费:每生每年800—1000元。我院同时施行奖学金制度,奖学金覆盖面达40%。

    

    联系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招生办

    通讯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号

    邮 编:610071

    联系电话:(028)87012090或87040881

    联 系 人:邹老师 唐老师

    

    

    
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目录说明

    

    
    一、2010年我院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96名(含免试生名额)。具体招生规模数,以教育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获得了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授予权,从2010年开始,我院计划招收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3人,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2人,热诚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本简章刊登的各学科、专业招生名额将根据国家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再进行调整。

    二、凡符合国家规定,年龄不超过40岁,身体健康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和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后两年(2008年7月前毕业)以上的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报考。

    三、我院大部分专业均接收应届本科毕业推荐免试硕士生,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应在接收时来我院参加复试。接收推免生的工作每年9月上旬开始,10月15日左右截止。推免生必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期限内到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我院新闻学、民商法学和经济法学专业(法律硕士除外)原则上不接收推免生,其余各专业推免生的推荐名额最多不超过2人。诚挚欢迎全国各高校中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填报我院。

    四、初试科目的设置及分值

    (一)学术型研究生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办法要求与2009年相同。我院除历史学为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13历史学专业基础,各科目试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外,其他各学科专业考试科目均设置四个单元(即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各科目试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具体考试科目详见(10-12页)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推荐的参考书目及考试范围,仅供参考。其中,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教学三、313历史学专业基础均为国家统一命题;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由我院自行命题。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

    我院设有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律硕士(法学)两个专业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设置总体上按照与学术型专业研究生招生“科目对应,分值相等,内容区别”的原则进行设置,设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四个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由国家统考,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国家联考(分值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具体考试科目详见第12页招生专业目录。

    五、报名日期和程序:考生于9月10日起即可登陆我院网站(http://www.sass.cn)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查阅我院招生专业目录,选择报考志愿;选好志愿后,应正确抄录第一志愿招生单位的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的名称及代码。考生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陆(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请务必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和考试信息,尤其是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通讯地址等。网上报名后,再到省级招办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提交本人相关信息。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单位代码:89101 联系部门:研究生学院招生办

    邮政编码:610071 电 话:(028)87012090

    联系人:邹老师 我院主页:http://www.sass.cn

    研招办E-mail信箱:89101@***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号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10102中国哲学

    01道家、道教哲学

    02佛教哲学

    03管理哲学

    04中国发展哲学

    0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1哲学原理④801中国哲学史

    

    020202区域经济学

    01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

    02区域可持续发展

    03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2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020205产业经济学

    01工业经济研究

    02现代企业组织与经营

    03现代服务业研究

    04股份制与资本营运
9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2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030105民商法学

    01公司法律制度研究

    02物权法律制度研究

    03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研究

    04信托法律制度研究

    
9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2法学综合(法理、刑法、民诉)④803民商法学

    

    030107经济法学

    01证券法律制度研究

    02现代企业法比较研究

    03市场竞争法律制度研究

    04环境与资源法研究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2法学综合(法理、刑法、民诉)④803民商法学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0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政治体制改革

    02政党政治与基层治理

    03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04人大与议会制度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3政治学原理④804政治思想史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1毛泽东思想研究

    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

    04中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3政治学原理④804政治思想史

    

    030301社会学

    01城乡社区研究

    02社会学研究方法

    03社会政策与社会问题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4社会学原理④805社会学研究方法

    

    030302人口学

    01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02 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

    03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

    0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4社会学原理④805社会学研究方法

    

    050101文艺学

    01文艺美学

    02文艺评论

     03当代文艺思潮

    04中国当代小说与影视研究

    05文艺心理学

    0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07文化产业研究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5中国文学史与批评史④806文学理论

    

    050301新闻学

    01当代媒体报道研究

    02新闻传播理论研究

    03中国发展新闻学研究

    04网络传播及新媒体研究

    05文化产业研究
1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6新闻传播理论④807新闻业务

    

    060105专门史

    01中国文化史

    02中国民族史

    0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04 文化产业研究
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120301农业经济管理

    01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

    02农村社区发展

    03 农村生态环境

    
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8农业经济管理

    

    410100 法律硕士(非法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④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410200 法律硕士(法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2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各专业参考书目

    

    010102中国哲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601 哲学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五版。

    801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复试科目:西方哲学史

    复参考书1.《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中国文化导论 ②中国哲学史料学

    参考书1.《中国文化导论》,李宗桂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刘文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

    

    020202区域经济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802 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复试科目:区域经济学

    参考书:1.《区域经济学》,郝寿义、安虎森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 ②发展经济学

    参考书:1.《政治经济学教程》(含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任一通行版本。

    2.《发展经济学》,谭崇台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020205产业经济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802 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1.《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复试:产业经济学

    参考书:产业经济学》王传荣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企业管理 ②国民经济管理学

    参考书:1.《现代企业管理》,王关义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2.《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刘瑞著,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版。

    

    030105民商法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602 法学综合(法理、刑法、民诉)

    1.《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刑法学》(第三版),张明楷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03 民商法学

    1.《民法学》(第二版),王利明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商法学》(修订版),徐学鹿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复试科目:公司法

    参考书:《新公司法论》,周友苏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物权法 ②合同法

    参考书:1.《物权法教程》,江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合同法》,李开国等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030107经济法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602 法学综合(法理、刑法、民诉)

    1.《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刑法学》(第三版),张明楷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主编,中国人大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03 民商法学

    1.《民法学》(第二版),王利明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商法学》(修订版),徐学鹿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复试科目:证券法

    参考书:《新证券法论》,周友苏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公司法 ②合同法

    复试参考书:1.《新公司法论》,周友苏主编,四川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合同法》,李开国等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初试业务课科目:

    603 政治学原理

    1.《政治学原理》,景跃进、张小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2.《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任一通行版本。

    804 政治思想史

    1.《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中共党史》任一通行版本。

    复试科目:中国政治制度史

    参考书:1.《中国政治制度史》,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②行政管理学

    参考书:1.《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徐大同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四版。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初试业务课科目:

    603 政治学原理

    1.《政治学原理》,景跃进、张小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2.《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任一通行版本。

    804 政治思想史

    1.《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中共党史》任一通行版本。

    复试科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参考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纲要》,杨先农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参考书: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育部教育司版本)。

    

    030301社会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604 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近年任一版本。

    805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近年任一版本。

    

    复试科目:国外社会学史

    参考书:《国外社会学史》,贾增春主编,近年任一版本。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社会学概论 ②社会学调查方法

    参考书:参考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030302人口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604 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05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复试科目:人口学原理

    参考书:参考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人口与劳动统计 ②人力资源分析

    参考书:1.《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2.《人力资源分析》,可参考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050101文艺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605 中国文学史与批评史

    1.《中国文学史》,(参考书:参考任一通行版本)。

    2.《中国文学批评史》,(参考书:参考任一通行版本)。

    806 文学理论

    《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复试科目:文学史

    参考书:《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文学理论 ②文学评论

    参考书:参考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050301新闻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606 新闻传播理论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807 新闻业务

    1.陈焕仁:《当代媒体新闻报道》,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丁法章:《新闻评论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李良荣:《当代世界新闻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文史基础知识 ②中外新闻史

    复试参考书:参考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060105专门史

    初试业务课科目:

    初试科目全部统考,由国家统一命题。

    复试科目:中国文化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西方史学概论 ②历史文献选读

    复试参考书:1.《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或任一通行版本)。

    2.《西方史学史》,张广智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或任一通行版本)。

    3.《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或任一通行版本)。

    120301农业经济管理

    初试业务课科目:

    808 农业经济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咸春龙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复试科目:农业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 ②管理学

    复试参考书:1、《农业经济学》,李秉农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政治经济学》,蒋学模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管理学原理》(第二版),杨文士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0100 法律硕士(非法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初试科目全部由国家统考和联考,由国家统一命题。

    410200 法律硕士(法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初试科目全部由国家统考和联考,由国家统一命题。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办法

 

我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即将于3月下旬全面开始, 2010年国家下达我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90人,法律硕士招生计划30人。

具体调剂办法如下:

一、调剂原则:

1申请调剂的考生初试成绩(单科与总成绩)至少达到国家统一划定的B类地区原报考专业的复试分数线。
    2
、申请调剂的考生第一志愿所报考的专业需与所申请调剂专业的学科相关。

二、可供调剂的专业:

应用型研究生: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

学术型研究生:中国哲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学、人口学、专门史、文艺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以及新闻学。各专业具体的调剂名额请在国家复试分数线下达以后,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的“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服务系统”查看调剂信息。

三、调剂程序

1国家复试分数线下达以前,调剂考生可登陆我院网站(http://www.sass.cn)下载调剂申请表,并传真到我院研招办(自动传真:028-8704430387019462)。

2、国家复试分数线下达以后,调剂考生必须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调剂申请。

3、我院在审核考生申请材料后,择优录取,并及时在“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服务系统”上回复调剂考生,通知考生复试。考生在接到复试通知后,必须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确认回复,三天之内不予以回复的,将取消其复试资格。

4、考生复试后,我院将复试合格的考生设置为“待录取”状态,考生必须在三天内到“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系统”查看复试结果,确认是否同意我院的“待录取”。

5、“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系统”上的“待录取”通知具有行政效力,若考生接受了我院的“待录取”通知,就不能再接受其他单位的“待录取”通知。

6、待录取状态的设置和取消,需我院和考生双方共同确认。

7、我院在做最后审查时,如拟录取结论有变,应及时通知考生,并做必要说明。

8、调剂录取结束后,我院将向“待录取”考生的第一志愿招生单位发出考生初试试卷调阅函。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研招办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0年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

我校2010年拟调剂招收工程力学(080104)、材料学(080502)、结构工程(081402)、市政工程(081403)、城市规划与设计(081303)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部公费)若干名,热忱欢迎符合条件的考生调剂我校。

一、调剂要求:

1、申请调剂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需与申请调剂专业属同一学科门类,即专业代码前两位相同;

2、考生成绩(单科、总分)须达到国家2010年复试最低控制线(B类地区)要求;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特殊要求:

1)初试单科成绩符合国家复试最低控制线(B类地区)要求且总成绩需高于国家复试最低控制线(B类地区)总分30分以上。

2)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工学)专业。

3)第一志愿报考学校为国家"211工程"学校。

3、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的其它要求

 二、调剂程序:

国家2010年复试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http://yz.chsi.cn)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即会开通,有调剂到我校意愿且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请及时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写调剂志愿,我校将根据调剂考生填报志愿的先后顺序考虑复试资格,额满为止。我校将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通知获准参加复试的调剂考生,请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复确认,未通过系统调剂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三、调剂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51-3513085(传真)   

Email:  xkb@aiai.edu.cn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856

邮编230022

联系人:孙老师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0318

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调剂信息(部分专业有公费名额)

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调剂信息

(部分专业有公费名额)

     

我校2010年研究生招生有部分调剂名额(含公费),目前已开始接收调剂考生登记,符合我院录取条件、有调剂意向的考生,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调剂专业机械电子工程(080202)、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企业管理(120202)、  传播学050302

考生须提供以下资料:

1、 考试成绩单

2调剂申请表(见附件)

联系电话:010-60261465(传真)

地址:北京大兴兴华北路25号,邮编102600

联系人老师     老师  

优惠政策:

1、调剂考生计划内名额根据全部材料到达的先后顺序、初试成绩等综合排定;

2、在国家调剂政策允许范围内,可结合考生意愿在我校相关、相近专业间进行调剂。

 

调剂流程:

第一阶段:(目前----国家录取分数线公布之前)

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先将本人的调剂申请表传真到我校研招办进行登记,并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部网页平台信息。

联系电话:010-60261465

第二阶段:(国家录取分数线公布后----全国调剂结束)

1、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登录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yz.chsi.com.cn/tjxx/)填写调剂申请,我校将结合考生初试成绩、提交调剂申请顺序、第一阶段登记顺序等情况排定次序发出复试通知!

2、调剂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后应尽快与我校相关院系取得联系,进一步履行调剂手续!

 

2010年北京印刷学院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
考生姓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毕业学校
及代码
  专 业   民族  
最后学历、学位及证书号码   毕业时间  
考生报名号   考生来源   籍贯  
准考证号   身份证号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  
档案所在单位   邮编  
档案所在单位地址  
户口所在省市  
第一志愿学校名称及代码    
第一志愿研招办联系地址及邮编  
第一志愿研招办联系电话及传真  
原报考专业及代码   拟转入我校专业及代码  
初试科目名称及成绩
政 治 理 论     总成绩  
外语语种名称    
业务课一名称    
业务课二名称    
本科所学主要课程  
个人情况介绍  
本人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完全属实,并愿意对此承担一切责任。    
  考生姓名
          2010年    
备注:申请表填好之后请用传真传至我校研招办(010-60261465);具体调剂名额会在国家分数线出来之后及时发布在中国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hsi.com.cn)和我校的研究生部网页(http://gs.bigc.edu.cn/)上;所有的调剂志愿最终必须在中国研招网的调剂系统填报后方有效。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