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南昌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调剂工作的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剂原则

1.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B区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必须确认不能被第一志愿单位录取

2.须符合我校2010年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4.考生初试科目须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统考科目必须相同,业务课至少有一门相同)调入专业初试科目设有数学的,考生初试科目中须有数学。

5.第一志愿报考MBAMPA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能调入该两个专业。第一志愿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除以上特殊限制,在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B区的初试成绩时报考学术型专业的考生可以与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互调。如原报考法学一级学科[0301]下设各专业的考生可申请调剂到法律硕士(法学);原报考工学、理学的考生可申请调剂到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原报考全国金融联考的考生可调剂到相关经济学类专业。

6.应届生不得调剂的专业或领域: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5年或5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可报名)。

二、调剂程序

调剂工作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归口管理并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1.考生填写调剂信息。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南昌大学研究生院下载中心下载《南昌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网址:http://yjsy.ncu.edu.cn/yjs_xzzx.asp)。并于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开通后,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中按要求填报调剂我校相关专业志愿;

2. 学院审核调剂。各学院接收考生调剂申请表,并在表上签署同意调剂意见后报研究生院审核,同时在教育部研招信息网调剂系统内挑选合格考生,与挑选到的考生电话确认,并将同意调剂的合格考生添加到复试备选库。

3.研招办发出调剂复试通知。经过院系挑选的考生,经研招办审核同意后,及时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通知调剂考生参加复试。复试时间和地点详见研究生院网站届时的相关通知,或关注我校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的相关信息。

4.考生接受复试通知。考生必须在研招办发出复试通知的48小时内,在调剂系统中点击“接受复试通知”,否则视为放弃复试资格。

三、调剂专业

各相关学院和学科专业点应严格执行核定的招生计划,不得突破,并按不高于120%的比例积极组织调剂生源。

  

南昌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专业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联系人

001

法学院

410100

法律硕士(非法学)

老师:15070895236

Email:gmli@ncu.edu.cn

001

法学院

410200

法律硕士(法学)

002

经济与管理学院

020101

政治经济学

老师:0791-39694732942268

Email:yzjingguan@ncu.edu.cn

002

经济与管理学院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02

经济与管理学院

020205

产业经济学

002

经济与管理学院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02

经济与管理学院

070502

人文地理学

老师:13317050810

002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201

会计学

老师:0791-39694732942268 Email:yzjingguan@ncu.edu.cn

002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202

企业管理

002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002

经济与管理学院

430137

工业工程

002

经济与管理学院

430140

项目管理

002

经济与管理学院

430141

物流工程

002

经济与管理学院

460100

工商管理硕士

003

人文学院

010102

中国哲学

老师:0791-3969350

E-mail;yzrenwen@ncu.edu.cn

003

人文学院

010103

外国哲学

003

人文学院

010105

伦理学

003

人文学院

010107

宗教学

003

人文学院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03

人文学院

050101

文艺学

003

人文学院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03

人文学院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003

人文学院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03

人文学院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03

人文学院

060105

专门史

004

外国语学院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老师 0791-3969393

E-mail; yzwaiyu@***

004

外国语学院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05

艺术与设计学院

430138

工业设计工程

老师 0791-3969404

E-mail; yzyishu@***

005

艺术与设计学院

550108

艺术设计

006

理学院

070101

基础数学

数学系

老师:0791-3969510cyj668, 8@163.com

物理系:

老师:0791-3969512liuwf32@sohu.com

化学系:

老师:0791-3969514Liwei@ncu.edu.cn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老师0791-3969516manyingJ@163.com

理学院:

老师:0791-3969283jxzwy7709@163.com

006

理学院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06

理学院

070104

应用数学

006

理学院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006

理学院

070201

理论物理

006

理学院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

006

理学院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06

理学院

070207

光学

006

理学院

070208

无线电物理

006

理学院

070301

无机化学

006

理学院

070304

物理化学

006

理学院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06

理学院

070401

天体物理

006

理学院

080300

光学工程

006

理学院

081704

应用化学

006

理学院

081705

工业催化

006

理学院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06

理学院

430136

制药工程

007

教育学院

040106

高等教育学

芦老师:0791-3969724

E-mail:yzjiaoyu@ncu.edu.cn

007

教育学院

040107

成人教育学

007

教育学院

040110

教育技术学

007

教育学院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007

教育学院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007

教育学院

420101

教育管理

007

教育学院

420114

现代教育技术

008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071002

动物学

老师:0791-3969531xpwu@ncu.edu.cn

008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071004

水生生物学

老师:0791-3969528

008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071007

遗传学

老师:13133827915shaoboli@ncu.edu.cn

008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08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071012

生态学

老师:0791-3969528

008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老师:0791-3969528

008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090801

水产养殖

老师:0791-3969530cgwen63@163.com

008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430132

食品工程

老师:0791-8305234gwzhang@ncu.edu.cn

008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430139

生物工程

老师:0791-3969528

009

机电工程学院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涂老师:18907085564cthn@163.com

机械电子工程

老师:liuguoping.ncu@163.com

机械设计及理论

老师:07912882035bdyou@ncu.edu.cn

精密仪器及机械

老师:18970962478honey62@163.com

材料加工工程

闫老师:07913969633yanhong-wh@163.com

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

老师:13970944938chyhjx@126.com

009

机电工程学院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009

机电工程学院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009

机电工程学院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009

机电工程学院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009

机电工程学院

080701

工程热物理

009

机电工程学院

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

009

机电工程学院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009

机电工程学院

430102

机械工程

009

机电工程学院

430107

动力工程

010

信息工程学院

080801

电机与电器

老师:0791-3969613

E-mail:yzxinxi@ncu.edu.cn

010

信息工程学院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10

信息工程学院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10

信息工程学院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10

信息工程学院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10

信息工程学院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10

信息工程学院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10

信息工程学院

120502

情报学

010

信息工程学院

430108

电气工程

010

信息工程学院

430109

电子与通信工程

010

信息工程学院

430112

计算机技术

010

,

信息工程学院

430113

软件工程

011

建筑工程学院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老师:0791-396965715879088066

E-mail:pengjinsheng@ncu.edu.cn

011

建筑工程学院

081403

市政工程

011

建筑工程学院

430114

建筑与土木工程

011

建筑工程学院

430115

水利工程

01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077501

环境科学

老师:0791-3969590

E-mail:yzhuanjing@ncu.edu.cn

01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1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

01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01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081701

化学工程

01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081702

化学工艺

01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081703

生物化工

01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083002

环境工程

01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430117

化学工程

01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430130

环境工程

01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老师,0791-3969556yzcailaio@ncu.edu.cn

01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502

材料学

老师,0791-3969558yzcailaio@ncu.edu.cn

01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30105

材料工程

老师,0791-3969560yzcailaio@ncu.edu.cn

014

医学院

,

071003

生理学

老师:0791-6360902

E-mail:jx-10411@vip.sina.com

014

医学院

071006

神经生物学

014

医学院

071007

遗传学

014

医学院

071009

细胞生物学

014

医学院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14

医学院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014

医学院

100102

免疫学

014

医学院

100103

病原生物学

014

医学院

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014

医学院

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014

医学院

1073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14

医学院

100701

药物化学

014

医学院

100706

药理学

015

公共管理学院

030201

政治学理论

老师:13576909878Liuhaitao@vip.163.com

015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4

社会保障

老师:0791-3969442yzgggl@ncu,edu.cn

015

公共管理学院

490100

公共管理硕士

016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老师:0791-3969447

E-mail:yzmkszy@ncu.edu.cn

016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16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204

中共党史

016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206

国际政治

016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207

国际关系

016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6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16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长江大学与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联合公告

为加强与科研院所多方位合作,促进我校科技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拓宽就业渠道。我校与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北京)协商,拟于2010年联合招收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请有意就读的考生,抓住机会,速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招收条件:参加2010年全国统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且成绩达到国家规定的复试基本线,复试合格的考生。

招收专业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工程。第一志愿报考环境工程、化学学科相关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等专业的考生均可调剂到此专业学习。

培养方式:第一年课程学习在我校进行,第二、三年论文阶段在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北京)完成,导师由对方指派。

生活待遇:第一年按我校规定文件执行,第二、三年按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北京)规定执行,参加科研工作的将给予一定的科研补助。

工作就业: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作为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北京)人才储备。

 

联系人:范老师

联系电话:07168060564(传真)

 

 

 

长江大学研究生学院招生办公室

         二○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2010年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西藏民族学院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紧邻陕西省会西安市。她是西藏自治区所属的一所办在内地的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建校的西藏公学。她是西藏创办最早的高等学校,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
  西藏民族学院是一所集文、理、经、法、工、管、医、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的现代化高等学校。现设有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哲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专门史等6个硕士专业;汉语言文学、民族学、历史学、新闻、广告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法学等34个本科专业和会计电算化、财会管理、文秘与办公自动化、广告策划与制作、旅游酒店管理、涉外文秘与公共关系、高等护理等13个高职专业。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4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2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95人,教授25人、副教授184人。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有数十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省部级奖励,许多研究领域在区内甚至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藏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声誉良好。现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和《西藏高等教育研究》两种学术期刊。
  学院有着良好的办学条件,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拥有藏书80余万册的图书馆、现代化的标准运动场、功能齐全的实验室、设施完善的教学医院。学院占地630余亩,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景色怡人,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50多年来,西藏民族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良的校风、学风,培养了3万余名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遍布西藏自治区的各行各业,许多人位居重要领导岗位,学院因此被誉为“西藏干部的摇篮”。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民族学院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体师生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抢抓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奋发图强,勇于创新,学院各项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由干部培训到专业教育和综合院校的转型;办学规模实现了由千人到万人的跨越发展;师资队伍力量不断增强,结构趋于合理,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显著提高; 2003年,教育部批准我院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开启了学院办学历史的又一个新纪元,使我院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文理并重,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办学格局。

当前,西藏民族学院正在沿着“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内涵发展之路,坚持立足西藏,面向全国,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民族高等学校,努力把学院建成一所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的民族大学。

 

 

 

2010年西藏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须知

    2010年我院中国哲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专门史六个专业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30人,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20109月,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且符合相关专业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招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除在校研究生外,其他考生报名时不用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而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二、网上报名、现场确认及考生资格审查

(一)网上报名

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

考生报名时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考生提供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必须保证在20109月前真实有效,若有变化请及时和我处联系。

网上报名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报名网址:http://yz.chsi.cn/(教育网)、http://yz.chsi.com.cn(公网)。

(二)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
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http://yz.chsi.cn/(教育网)或http://yz.chsi.com.cn(公网)上公布时间为准。逾期不再补办。
    2.
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三)考生资格审查
    
考生网上报考信息经审查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复试时将对考生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再次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三、考试时间和地点

考试时间、考试地点:以准考证通知为准。

报考专业、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四、注意事项

初试成绩公布后,考生可在网上查询初试成绩及复试资格。我校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4月中下旬,具体说明如下:
        1
、复试内容包括综合能力面试、专业课笔试、外语听说测试等;同等学力考生另外加试2门所报考专业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2、参加复试的考生一律来校应试,必须携带准考证、学历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身份证、本人思想政治表现证明材料等。

3、体检在复试阶段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少数民族地区仅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区域。报考地处二、三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五、学院相关信息:

招生单位代码:10695                       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

联系部门:西藏民族学院研究生处        邮政编码:712082

联系电话:029--33755124;33755957       联系人:  李荟芹  张辉

电子信箱:xzmyyjsc@163.com                址:www.xzmy.edu.cn

 

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拟招人数

考试科目

考试范围

复试科目

 

010102  中国哲学

01        先秦哲学

02        汉唐哲学

03        西藏宗教思想史

04        西藏宗教哲学

 

 

030401   民族学

01  藏族与喜马拉雅山地族群文化研究

02  藏族与中原民族关系研究

 

03  民族理论与政策

 

 

 

 

04  民族教育

 

 

 

 

 

 

05 马克思主义与西藏革命和建设问题研究

 

 

 

 

 

 

 

 

06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

 

 

 

 

 

07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

 

 

 

 

 

08西藏少数民族基因多态性研究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01 西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问题研究

02 西藏资源配置与产业开发研究

03 西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04 民族经济与法制研究

05 民族地区财政问题研究

06 民族地区金融问题研究

 

 

050101  文艺学

01 文艺美学

02 西藏审美文化

03 文章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1 汉魏六朝文学研究

02 先秦文学研究

03 唐宋文学研究

04 文学文献学

 

 

 

060105 专门史

01 藏族文化史

02 藏族史

03 青藏历史地理

04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05 藏族传统史学与民族文献学

 

20

 

 

 

 

 

 

20

 

 

 

 

 

 

 

 

 

 

 

 

 

 

 

 

 

 

 

 

 

 

 

 

 

 

 

 

 

 

 

 

 

 

 

 

 

 

 

 

 

 

 

 

 

 

 

20

 

 

 

 

 

 

 

 

 

 

 

 

 

15

 

 

 

 

 

 

20

 

 

 

 

 

 

15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11   中国哲学史

811   西藏宗教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1   民族学通论

821   中国通史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1  民族学通论

822  综合课(教育学、普通心理学)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1   民族学通论

8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1   民族学通论

824   中国新闻史论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821   民族学通论

825   中国体育史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1   民族学通论

826   生物化学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31   西方经济学

831   综合课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41  中国文学史841   文学理论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51   文史哲综合

851  中国古代文学史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理论

包括(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

表、科学发展

观)

 

 

中国新闻史论包括(中国新闻史和新闻理论)

 

 

中国体育史包含古代、近代、现代体育史

 

 

 

 

 

 

 

 

 

 

 

 

 

 

 

 

 

中国文学史包含中国古代、中国现代文学史

 

 

 

 

 

 

 

 

 

 

 

笔试:宗教学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①西方哲学史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0102方向笔试:藏族历史文化

同等学力加试:①民族史、②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

03方向笔试:民族理论与政策。同等学力加试:①民族史、②民族社会学

 

 

 

04方向笔试:中外教育史与教育研究方法

同等学力加试:①教育研究方法、②教育心理学

 

 

 

 

05方向笔试:中国近现代史(含西藏近现代史内容)

加试: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06方向笔试: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少数民族新闻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新闻史、②新闻学概论

 

 

 

07方向笔试:体育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①体育概论、②运动生理学

 

 

 

08方向笔试:医学遗传学

加试科目:①医学免疫学、②医学细胞生物学

 

 

 

 

 

笔试: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同等学力加试:①国际贸易学、②世界经济概论

 

 

 

 

 

 

 

 

笔试:文艺评论与写作

同等学力加试:①外国文学史、②美学

 

 

 

 

 

 

笔试:中国古代文学

同等学力加试:①古代汉语、②中国文学与文化

 

 

 

 

 

 

笔试:中国民族史和中国文化史

同等学力加试:①民族学通论、②历史文选

   

110

 

 

 

 

 

 

参考书目(含复试)

一、中国哲学(010102                  

1、《中国哲学史》刘文英

2、《西藏佛教史略》王辅仁          

3、《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王森                 

4、《宗教学纲要》吕大吉

5、《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 

6、《马克思主义哲学》(统编教材)

 

二、民族学(030401

(一)藏族与喜马拉雅山地族群文化研究、藏族与中原民族关系研究、民族理论与政策:

1、《中国通史纲要》,白寿彝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藏族简史》,藏族简史编写组(西藏人民出版社)

4、《藏学概论》,王尧(山西教育出版社)

5、《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财经出版社)

6、《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黄玉生等(西藏人民出版社)

7、《民族理论通论》,金炳镐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8、《民族社会学概论》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第一版)

(二)民族教育方向复试参考书目

1、《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马克思主义与西藏革命与建设问题研究方向: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关系史》黄玉生等,西藏人民出版社

4、《科学社会主义》,赵明义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

5、《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吴本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

1、《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白润生,民族出版社,2008年;

2、《西藏新闻传播史》:周德仓,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4、《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5、《民族新闻学导论》:白克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五)西藏体育文化研究:

1、《体育史》,谭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体育理论教程》,何永超,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体育概论》,熊晓正,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8

4、《运动生理学》,邓树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六)西藏少数民族基因多态性研究
1
、《生物化学》第六版 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2、《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四版 陈誉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3、《医学遗传学》第五版 左汲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4、《医学免疫学》第五版 金伯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3

1、《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五版)

2、《政治经济学》吴树青顾问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杨干忠(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4、《国际贸易学》,佟家栋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世界经济概论》,池元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文艺学(050101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2、《中国文学史》,章培恒、洛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三卷本)

3、《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主编(高教出版社)

4、《文艺评论与写作》,统编教材。

5、《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上下册)

6、《美学》,朱立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

 

五、中国古代文学(050105

1、《中国古代文学史》            游国恩

2、《中国古代文学史》            袁行霈

3、《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4、《中国思想史》或《中国哲学史》版本自选

5、《中国文献学》                张舜徽。

 

六、专门史(060105

1、历史学专业基础为统考科目,参考书目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2、《中国民族史》,陈连开著;

3、《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9年;

4、《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藏族简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也可参考其它与藏族历史有关的书目)。

6、《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7、《中国历史文选》,张大可、王继光主编,陕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2010年西藏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0年西藏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须知

    2010年我院中国哲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专门史六个专业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30人,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20109月,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且符合相关专业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招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除在校研究生外,其他考生报名时不用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而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二、网上报名、现场确认及考生资格审查

(一)网上报名

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

考生报名时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考生提供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必须保证在20109月前真实有效,若有变化请及时和我处联系。

网上报名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报名网址:http://yz.chsi.cn/(教育网)、http://yz.chsi.com.cn(公网)。

(二)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
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http://yz.chsi.cn/(教育网)或http://yz.chsi.com.cn(公网)上公布时间为准。逾期不再补办。
    2.
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三)考生资格审查
    
考生网上报考信息经审查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复试时将对考生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再次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三、考试时间和地点

考试时间、考试地点:以准考证通知为准。

报考专业、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四、注意事项

初试成绩公布后,考生可在网上查询初试成绩及复试资格。我校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4月中下旬,具体说明如下:
        1
、复试内容包括综合能力面试、专业课笔试、外语听说测试等;同等学力考生另外加试2门所报考专业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2、参加复试的考生一律来校应试,必须携带准考证、学历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身份证、本人思想政治表现证明材料等。

3、体检在复试阶段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少数民族地区仅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区域。报考地处二、三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五、学院相关信息:

招生单位代码:10695                       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

联系部门:西藏民族学院研究生处        邮政编码:712082

联系电话:029--33755124;33755957       联系人:  李荟芹  张辉

电子信箱:xzmyyjsc@163.com                址:www.xzmy.edu.cn

 

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拟招人数

考试科目

考试范围

复试科目

 

010102  中国哲学

01        先秦哲学

02        汉唐哲学

03        西藏宗教思想史

04        西藏宗教哲学

 

 

030401   民族学

01  藏族与喜马拉雅山地族群文化研究

02  藏族与中原民族关系研究

 

03  民族理论与政策

 

 

 

 

04  民族教育

 

 

 

 

 

 

05 马克思主义与西藏革命和建设问题研究

 

 

 

 

 

 

 

 

06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

 

 

 

 

 

07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

 

 

 

 

 

08西藏少数民族基因多态性研究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01 西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问题研究

02 西藏资源配置与产业开发研究

03 西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04 民族经济与法制研究

05 西藏地区财政问题研究

06 西藏地区金融问题研究

 

 

050101  文艺学

01 文艺美学

02 西藏审美文化

03 文章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1 汉魏六朝文学研究

02 先秦文学研究

03 唐宋文学研究

04 文学文献学

 

 

 

060105 专门史

01 藏族文化史

02 藏族史

03 青藏历史地理

04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05 藏族传统史学与民族文献学

 

20

 

 

 

 

 

 

20

 

 

 

 

 

 

 

 

 

 

 

 

 

 

 

 

 

 

 

 

 

 

 

 

 

 

 

 

 

 

 

 

 

 

 

 

 

 

 

 

 

 

 

 

 

 

 

20

 

 

 

 

 

 

 

 

 

 

 

 

 

15

 

 

 

 

 

 

20

 

 

 

 

 

 

15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11   中国哲学史

811   西藏宗教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1   民族学通论

821   中国通史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1  民族学通论

822  综合课(教育学、普通心理学)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1   民族学通论

8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1   民族学通论

824   中国新闻史论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821   民族学通论

825   中国体育史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1   民族学通论

826   生物化学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31   西方经济学

831   综合课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41  中国文学史841   文学理论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51   文史哲综合

851  中国古代文学史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理论

包括(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

表、科学发展

观)

 

 

中国新闻史论包括(中国新闻史和新闻理论)

 

 

中国体育史包含古代、近代、现代体育史

 

 

 

 

 

 

 

 

 

 

 

 

 

 

 

 

 

中国文学史包含中国古代、中国现代文学史

 

 

 

 

 

 

 

 

 

 

 

笔试:宗教学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①西方哲学史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0102方向笔试:藏族历史文化

同等学力加试:①民族史、②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

03方向笔试:民族理论与政策。同等学力加试:①民族史、②民族社会学

 

 

 

04方向笔试:中外教育史与教育研究方法

同等学力加试:①教育研究方法、②教育心理学

 

 

 

 

05方向笔试:中国近现代史(含西藏近现代史内容)

加试: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06方向笔试: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少数民族新闻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新闻史、②新闻学概论

 

 

 

07方向笔试:体育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①体育概论、②运动生理学

 

 

 

08方向笔试:医学遗传学

加试科目:①医学免疫学、②医学细胞生物学

 

 

 

 

 

笔试: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同等学力加试:①国际贸易学、②世界经济概论

 

 

 

 

 

 

 

 

笔试:文艺评论与写作

同等学力加试:①外国文学史、②美学

 

 

 

 

 

 

笔试:中国古代文学

同等学力加试:①古代汉语、②中国文学与文化

 

 

 

 

 

 

笔试:中国民族史和中国文化史

同等学力加试:①民族学通论、②历史文选

   

110

 

 

 

 

 

 

参考书目(含复试)

一、中国哲学(010102                  

1、《中国哲学史》刘文英

2、《西藏佛教史略》王辅仁          

3、《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王森                 

4、《宗教学纲要》吕大吉

5、《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 

6、《马克思主义哲学》(统编教材)

 

二、民族学(030401

(一)藏族与喜马拉雅山地族群文化研究、藏族与中原民族关系研究、民族理论与政策:

1、《中国通史纲要》,白寿彝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藏族简史》,藏族简史编写组(西藏人民出版社)

4、《藏学概论》,王尧(山西教育出版社)

5、《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财经出版社)

6、《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黄玉生等(西藏人民出版社)

7、《民族理论通论》,金炳镐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8、《民族社会学概论》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第一版)

(二)民族教育方向复试参考书目

1、《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马克思主义与西藏革命与建设问题研究方向: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关系史》黄玉生等,西藏人民出版社

4、《科学社会主义》,赵明义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

5、《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吴本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

1、《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白润生,民族出版社,2008年;

2、《西藏新闻传播史》:周德仓,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4、《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5、《民族新闻学导论》:白克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五)西藏体育文化研究:

1、《体育史》,谭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体育理论教程》,何永超,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体育概论》,熊晓正,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8

4、《运动生理学》,邓树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六)西藏少数民族基因多态性研究
1
、《生物化学》第六版 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2、《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四版 陈誉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3、《医学遗传学》第五版 左汲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4、《医学免疫学》第五版 金伯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3

1、《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五版)

2、《政治经济学》吴树青顾问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杨干忠(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4、《国际贸易学》,佟家栋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世界经济概论》,池元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文艺学(050101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2、《中国文学史》,章培恒、洛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三卷本)

3、《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主编(高教出版社)

4、《文艺评论与写作》,统编教材。

5、《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上下册)

6、《美学》,朱立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

 

五、中国古代文学(050105

1、《中国古代文学史》            游国恩

2、《中国古代文学史》            袁行霈

3、《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4、《中国思想史》或《中国哲学史》版本自选

5、《中国文献学》                张舜徽。

 

六、专门史(060105

1、历史学专业基础为统考科目,参考书目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2、《中国民族史》,陈连开著;

3、《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9年;

4、《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藏族简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也可参考其它与藏族历史有关的书目)。

6、《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7、《中国历史文选》,张大可、王继光主编,陕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汕头大学医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安排

 

各位考生:

我校医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即将开始,现将有关复试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复试时间

2010年3月29日—2010年4月25日。具体时间安排由各医院或导师自定。附属医院和有关教学医院一般由科教科协调安排。报考或调剂我院各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的考生复试由各医院电话通知,报考或调剂我院本部基础医学专业的考生由导师电话通知。

二、复试地点

1.报考或调剂医学院院部基础医学专业的考生,在医学院各学科专业复试;

2.报考或调剂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各招生学科的考生,分别在报考或调剂的医院复试。

三、复试报到

临床专业考生复试时需到报考医院科(医)教科报到,基础专业考生复试时需到医学院研究生科(汕头市金平区新陵路22号)报到。报到时需携带以下材料,经资格审查无误后将材料复印件或原件上交给医院科(医)教科老师。

1)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持本人学生证和学校教务部门提供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点击此处下载模板)并附学生证复印件);

2)大学本科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所在单位章);

3)《汕头大学2010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政审表》(点击此处下载表格,由档案所在单位(或工作所在单位、户口所在地)出具并盖章);

4)身份证及复印件;

5)准考证及复印件。

四、复试内容(满分100分)

(1)专业及专业外语(满分70分)

考核内容:各专业自定。

考核方式:笔试。

(2)综合素质考核(满分20分)

考核内容:包括知识结构、思维分析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事业心、责任感、人文素养、心理素质等。

考核方式:面试,每生考核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3)外语口语及听力(满分10分)

考核内容:主要测试考生运用外语知识与技能进行听说交际的能力。

考核方式:口试。

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低于60分)不予录取。

五、体格检查

1.体检要求:体检标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规定执行,按新规定,将不差乙肝五项。体检一般于复试前1—2天进行。体检当天空腹。自备体检费、1张一寸彩照。

2.体检地点:

A.报考或调剂医学院院部、肿瘤医院、精卫中心、眼科中心的考生,由学院卫生科安排在肿瘤医院体检;

B.报考或调剂其他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考生,分别由所在医院安排体检。

六、复试咨询电话

基础医学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咨询电话

生理学

01 生殖生理学

0755-83923333-6262

遗传学

01细胞衰老

0754-88900431

03 唇腭裂遗传易感基因研究

0754-88915817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1肿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02肿瘤分子生物学

0754-88900413

03 肿瘤细胞生物学

 

04 白血病发生与治疗策略

xsliu@stu.edu.cn 

05神经科学

0754-88900236

06 细胞外基质代谢与疾病

0754-88900843

免疫学

01抗感染免疫与神经免疫

0754-88900456

02环境污染物与疾病发生 、

04神经毒理

0754-88900307

03 免疫调节与免疫治

0754-88900380

05病毒进化与感染性免疫 、

06分子病毒学

0754-88900435

07免疫病理学、免疫发病机理、流感、传染病

0754-88573991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01分子病理学

0754-88900847

02肿瘤病理学

0754-88900429

03心血管分子病理与生理学

 

04心血管分子病理与细胞生物学

0754-88900376

05心血管分子病理与细胞生物学

0754-88900203 

法医学

01法医病理学 、 02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

0754-88900433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01分子流行病学 、03流行病学

0754-88900445

02伤害预防

 

药理学

01 心血管药理

0754-88900432

02临床药理

020-83827812-20976

03中药药理

0755-83923333-6262

临床专业联系部门

咨询电话

地址

第一附属院科教科

0754-88258290-3387

汕头市长平路57号

第二附属院科教科

0754-88915817

汕头市东厦北路(珠厦小区)

附属肿瘤医院医教科

0754-88555844-1033

汕头市饶平路7号

附属精卫中心医教科

0754-82903305

汕头市大学路243号

附属眼科中心科教科

0754-88393584

汕头市东厦北路(广厦新城)

附属粤北医院科教科

0751-8101221

韶关市惠民南路

附属华南医院研究生科

020-83827812-20976

广州市中山二路106号

北大深圳医院科教科

0755-83923333-6262

深圳市福田莲花路1120号

深圳盐田医院医教科

0755-25216067

深圳市沙头角梧桐路2032号

七、调剂考生需注意事项

1. 所有调剂考生需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http://yz.chsi.com.cn)登记同意调剂我校并同意参加复试才能列入复试名单、参加复试。

2. 复试结束后,符合要求的调剂考生需及时登录研招网调剂系统进行确认,接受我校待录取通知。否则将不能被录取。

3. 复试结束后,我们将于5月份给调剂考生的第一志愿学校发调考研初试试卷的函。

八、其它

1.我院不再邮寄复试通知书,以电话通知复试为准。

2.复试科目参考书以该科目公开出版的教材为主,不特别指定。

3.如有最新消息或变动我们将及时发布,请考生密切关注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教育主页(http://yjs.med.stu.edu.cn/)。

汕头大学医学院

2010年3月26日

 
 
 

汕头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安排及基本要求(非医学专业)

 

  我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截止时间为2010425日(第一志愿考生的复试工作原则上于4月20日前完成),具体时间安排由各学科点自定并通知考生,现对复试安排及复试基本要求作以下说明:

一、复试名单、学科复试办法及复试要求查询办法

(一)查询办法

1 查询网址:汕头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http://www.gs.stu.edu.cn:8080/zs/

2 用户名和原始密码均为身份证号码,不用勾选统一认证

3 已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调剂系统上接到我校复试通知且已同意参加复试的调剂考生才能查询复试名单、复试办法及要求。

4 医学专业考生复试不使用此系统,无需登陆下载打印《复试通知书》及查看复试办法和复试安排等。

(二)查询时间

1 42左右,第一志愿考生可在汕大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查询第一志愿复试考生名单。

2 47左右起,调剂考生可在汕大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查询第一批调剂复试考生名单。各学科复试前若缺额仍可继续调剂,研究生学院将陆续从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下载已接复试通知并同意参加复试的调剂考生数据,并导入汕大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供调剂考生查询。

3 47左右起,考生可在汕大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查询学科复试办法、复试内容及复试具体安排。 (各学科复试办法及复试安排将陆续在系统中公布,不清楚的可直接咨询相应学科,咨询联系方式见http://www.gs.stu.edu.cn/yjszs/showrecruit.jsp?recruit_id=25&category_id=94)

二、复试基本要求:

1 复试考生于规定时间内(第一志愿考生:42左右;调剂考生:47左右起)自行登录汕大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下载打印《复试通知书》(无需盖章)及查看复试办法和复试安排。 (医学专业考生复试不使用此系统,无需登陆下载打印《复试通知书》及查看复试办法和复试安排等)

2 考生复试时需携带如下材料,按时到报考院(系、部、所)报到,经资格审查无误后将有关材料上交给报到处工作人员。

1)复试通知书;

2)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持本人学生证原件和学校教务部门提供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点击此处下载模板)红章原件并附学生证复印件);

5)《汕头大学2010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政审表》红章原件(点击此处下载表格,由档案所在单位(或工作所在单位、户口所在地)出具并盖章);

6)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需加盖档案所在单位红章原件);

7)学术型同等学力考生还需提供修完所报专业十门本科课程的成绩单红章原件证明。

8)工商管理硕士考生还需提供《汕头大学2010年工商管理硕士资格审查表》 点击此处下载表格)。

3 校本部各专业集中体检时间为484941241641920日,具体体检时间由各学科点安排;考生需携带复试通知书、身份证及一张一寸免冠彩照到我校校医院参加体检,空腹抽血化验时间为每日早晨800,体检费53元。

4 汕头大学校本部位于汕头市大学路243号,在汕头市火车站可乘39路或6路车直达汕大;在汕头市汽车总站可乘17路车直达汕大。

5 考生复试期间自行解决住宿,食宿费、往返路费一律自理。

注:

1 复试成绩(百分制)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30%50%的范围内,由各学科根据专业特点自定,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低于60分)不予录取。总成绩(百分制)=初试总分(折合为百分制)×初试成绩权重+复试成绩(百分制)×复试成绩权重(其中初试和复试权重之和为1

2 所有调剂考生需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http://yz.chsi.com.cn)登记同意调剂我校、接到我校复试通知并同意参加复试才能列入复试名单、参加复试。

3 复试结束后,符合要求的调剂考生需及时登录研招网调剂系统进行确认,接受我校待录取通知。待录取状态的设置和取消,均需要招生单位和考生双方共同确认,如无正当理由,任何一方不可随意更改状态。

4 复试结束后,符合要求的调剂考生还需及时督促第一志愿学校于515前将初试试卷寄达我校研究生学院。

三、联系办法

咨询联系方式http://www.gs.stu.edu.cn/yjszs/showrecruit.jsp?recruit_id=25&category_id=94

汕头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0324

 
 
 

2010年宁夏大学硕士研究生最新调剂信息

 

2010年宁夏大学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我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执行国家划定C类地区复试分数线标准。欢迎广大考生调剂到我校学习深造。

一、调剂条件

1.初试成绩(单科与总成绩)达到国家统一划定的C类地区复试分数线。

2.统考科目相同,业务课一门相同或相近。

3.调剂专业为相同或相近专业。

二、可调剂专业及名额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需调剂人数

备注

政法学院

010103

外国哲学

3

 

030101

法学理论

0

 

经济管理学院

020101

政治经济学

5

 

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

4

 

460100

工商管理硕士

0

 

回族研究院

030303

人类学

4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9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

 

人文学院

030401

民族学

2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方向)

1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15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12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14

 

060105

专门史

6

 

教育学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6

 

040203

应用心理学

4

 

420114

(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

26

 

外国语学院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15

 

西夏学研究院

060106

中国古代史

7

 

数学计算机学院

070100

数学

12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6

 

物理电气信息学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学方向)

5

 

070205

凝聚态物理

7

 

080102

固体力学

7

 

080902

电路与系统

3

 

化学化工学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化学教学方向)

1

 

070302

分析化学

0

 

070303

有机化学

7

 

070304

物理化学

7

 

081704

应用化学

6

 

430117

(专业学位)化学工程

14

 

资源环境学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地理教学方向)

5

 

070502

人文地理学

0

 

生命科学学院

071001

植物学

3

 

071002

动物学

3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

 

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联合研究中心

071012

生态学

4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0

 

081501

水文及水资源

4

 

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

4

 

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

7

 

430115

(专业学位)水利工程

12

 

机械工程学院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6

 

农学院

083201

食品科学

5

 

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2

 

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

3

 

090201

果树学

3

 

090302

植物营养学

3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4

 

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5

 

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4

 

090503

草业科学

3

 

090603

临床兽医学

4

 

470101

(专业学位)作物

8

 

470103

(专业学位)农业资源利用

8

 

470106

(专业学位)养殖

6

 

470106

(专业学位)草业

6

 

音乐学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

 

体育学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

 

美术学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

 

 

 

三、调剂程序

1“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将于328开通网上调剂系统,考生务必及时在网上填报调剂志愿,再次确认调剂意向,我校最终以该网站上的相关信息为准,确定调剂考生

2、我校研招办网上通知“同意该生参加复试”,调剂考生须在24小时内做出是否同意参加复试的明确答复。

3复试时间:

49报到,1011日复试具体的复试信息可随时关注宁夏大学网站的相关通知,同时关注我校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的调剂信息。

4对拟录取的调剂考生,我校在通知考生本人的同时,向其第一志愿报考单位发出调阅初试试卷的公函。

5、拟录取的调剂考生配合敦促其第一志愿报考单位向我校寄出初试试卷。

6、我校将参照考生初试试卷到达的情况确定其是否调剂成功。

四、考生特别注意:

1、考生必须网上回复是否同意参加我校复试,未在网上确认“接受复试通知”,视为该生放弃调剂,将不能被我校设为“待录取”状态。

2、考生上网填报调剂志愿或修改调剂志愿48小时以内,不能再次修改调剂信息。

3、通过复试,被我校确认为拟录取的考生,请及时确认“待录取”。

4、考生一旦参加了我校复试并被我校设置为“待录取”,且接受了我校的“待录取”,未经我校同意,不能再调剂到其他招生单位,也不能被第一志愿单位补录。非经双方协商同意,我校和考生双方均不能单方面取消待录取。调剂工作结束后,接受待录取的考生经教育部审查合格,将被正式录取。

1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结束后,如果符合录取条件,将被我校设置待录取记; 

2)考生必须在24小时内答复是否接受待录取,否则我校将解除待录取标记;

3)一旦考生同意待录取,未征得我校同意,不能再接受其它单位待录取

 

特别提醒:如考生已被确认调剂到我校,请勿再联系其它招生单位,以免影响复试和录取。

五、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951-20610962061677

邮政编码:750021

通讯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宁夏大学研招办

网址:http://graduate.nxu.edu.cn

                                                    

 

 

                                                                                              宁夏大学研究生院

二○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录取考生全部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我校2010年需接收调剂考生,实行二区B类分数线招生,录取考生均为学术性全日制统招硕士研究生,调剂考生80%90%可享受公费指标。热忱欢迎全国各地优秀考生调剂到我校攻读硕士学位。为方便考生调剂报考我校,现将我校2010年调剂工作的相关要求公告如下:

学校名称: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代码:11318

调剂专业

各学院联系方式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

0791-3818149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0791-3815323

050403美术学

0791-3811524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791-3802397

081704应用化学

0791-8537029

120203旅游管理

0791-3800087

联系方式:电话:0791-38233573817502    传真:0791-3823357

联系人:龙安华    E-mail long8124@126.com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枫林大道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研究生部    330013

我校网站:http://www.jxstnu.cn/

研究生部网址:http://vir.jxstnu.edu.cn/yjsc/

相关说明:

1. 所有录取考生,全部为学术性全日制统招硕士研究生;

2. 学校都给予生活补助和研究培养经费;

3. 在学期间表现优秀者均可获得研究生年度奖励;

4. 公费及自筹经费考生均享受国家普通奖学金;

5. 在读期间,提供勤工助学的“三助”岗位,助研、助教、助管。

调剂办法:

第一步,国家公布复试基本分数线以后,上线(B类线)有意向调剂至我校的考生,请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按照相关提示,填写调剂到我校相关信息。所有已和我校联系并确定调剂的考生也必须经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系统确认。

第二步,我校对调剂考生回复信息(研招信息网调剂平台上回复),确认是否接收调剂;在网上登记的考生,需与我校研究生部保持电话联系,确认信息是否有效,办理调剂手续。

第三步,调剂工作的具体实施细则及操作程序请调剂考生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部的相关通知或来电咨询。

第四步,调剂考生将与我校一志愿上线生同时参加我校的研究生复试录取,复试安排可登录我校研究生部网页http://vir.jxstnu.edu.cn/yjsc/了解有关详细信息。

哈尔滨理工大学调剂公告

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接收调剂生公告

一、2010年硕士研究生(学术型)招生专业介绍

学科门类

     

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法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理学

基础数学

应用数学

凝聚态物理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光学工程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热能工程

电机与电器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电介质工程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系统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导航、制导与控制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化学工艺

应用化学

安全技术及工程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会计学

企业管理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与管理

:★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

二、2010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专业领域类别名称

专业领域代码

专业领域名称

工程硕士

430102

机械工程

430103

光学工程

430104

仪器仪表工程

430105

材料工程

430108

电气工程

430109

电子与通信工程

430111

控制工程

430112

计算机技术

430137

工业工程

430140

 

项目管理

 

430141

物流工程

工商管理硕士

460100

工商管理硕士(MBA

三、调剂要求

1、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与拟调剂的专业相同或相近,原则上不接收跨门类调剂。
2
、达到国家B类线及以上。
3
、调入工科专业要求初试统考数学。

四、复试时间20104月初,复试科目详见研究生学院网站《2010年硕士复试说明

》,其他通知,请关注研究生学院网站。

五、调剂程序

 1328调剂系统开通后,登陆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http://yz.chsi.cn)凭本人帐号和密码进入调剂系统,填报调剂志愿。填写完调剂系统后请立即与我校研招办联系,以便核对信息。
  2、我校会于24小时内确定是否接收调剂并发放复试通知。
  3、我校同意接收后,考生应于24小时内,重新登陆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确认同意到我校参加复试。
  4、登陆我校网站,查看我校招生专业目录及复试通知,按复试科目复习,准备参加复试。
  5、复试结束,我校会通过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向考生发放待录取通知,考生应于24小时内接受待录取,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6、凭我校所发接收函及本人申请,与第一志愿学校(报考院校)联系,将试卷转至我校研招办。

六、联系方式

哈尔滨理工大学研招办联系方式:

  电话:0451-86390155 86390154

  地址:哈尔滨市学府路52号哈尔滨理工大学1号楼1204

 

邮编:150080

 

 

 

 

 

 

                                  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0324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