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2025年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出‘智能矿业与安全工程’交叉培养计划,引领行业创新
2025-09-04
2025年初,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宣布启动"智能矿业与安全工程"交叉培养计划,这一举措迅速成为高等教育和矿业领域的热点新闻。该计划旨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传统矿业工程、安全科学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一、计划主要内容与创新亮点
根据西安科技大学发布的《2025年智能矿业与安全工程交叉培养实施方案》,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
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
设立"智能技术+矿业工程"和"智能技术+安全科学"两大课程模块
要求所有相关研究生必修《人工智能在矿业中的应用》和《大数据安全分析》核心课程
开发30门交叉学科特色课程,如《智能采矿系统》《矿山灾害预测与防控》等
双导师联合培养机制
为每位研究生配备矿业或安全专业导师和智能技术导师
建立校企合作导师组,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指导
首批聘请150位校内外专家组成交叉导师团队
科研平台与资源整合
整合校内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与陕煤集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等企业共建3个联合实验室
设立专项创新基金,支持智能矿业和安全工程研究项目
学位与评价创新
推出"主修专业+智能辅修"证书制度
成立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小组,制定专门评价标准
允许实践成果和专利替代部分论文要求
二、实施背景与战略意义
西安科技大学校长来兴平教授表示:"随着智能化和绿色矿山的推进,传统矿业人才面临转型压力。这项改革是学校响应国家能源安全和科技创新战略,培养行业领军人才的关键步骤。"
行业数据显示,近两年智能矿业相关岗位需求增长超过50%,但人才供给不足。西安科技大学作为矿业特色高校,此计划有望填补市场空白,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三、师生反响与社会评价
计划公布后,在校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学生群体
矿业工程博士生刘同学:"学习智能技术后,我能更好地处理矿山自动化问题,前景广阔。"
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生张同学:"虽然需要补学编程,但这对提升灾害预警能力很有帮助。"
教师群体
智能采矿研究所李教授:"这将推动矿业学科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安全工程学院王教授:"交叉培养有助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复杂安全问题。"
企业界
陕煤集团技术总监:"我们急需既懂矿业又懂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支持此计划。"
行业协会专家:"此举可能带动整个矿业教育体系的升级。"
四、配套支持措施
为确保计划顺利实施,学校推出多项支持政策:
设立专项奖学金,每年投入2000万元
建设"智能矿业仿真中心",提供先进实验设备
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海外高校开展交换项目
建立快速产学研合作通道,促进成果转化
五、未来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6年该计划将覆盖全校70%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到2028年形成完善的智能矿业与安全工程培养体系。研究生院院长表示:"这不仅是学科交叉的尝试,更是培养新时代工程师的必由之路。"
教育专家认为,西安科技大学的改革可能为其他行业特色高校提供借鉴。随着智能技术渗透传统产业,交叉学科培养成为趋势,但也面临师资整合、课程设计等挑战。学校的探索将助力我国矿业和安全领域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