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研究院(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研究生教育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端计量测试人才
2025-08-04
近期,中国航空研究院下属的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长城所”)在研究生教育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旨在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适应航空工业发展需求的高端计量测试人才。这些举措在教育界和航空工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研究生教育创新举措
长城所作为我国航空工业计量测试技术的重要研究机构,近年来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与多家航空制造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实施“双导师”制,企业专家参与研究生指导
研究生课题直接来源于企业实际需求
课程体系优化
新增《航空计量测试前沿技术》等专业课程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引入案例教学,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科研平台共享
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科研平台
研究生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
鼓励创新,支持学生自主选题
二、实施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端计量测试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长城所所长表示:“深化产教融合,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是适应航空工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据统计,近年来航空工业对计量测试专业人才的需求年均增长超过20%,而传统培养模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长城所的创新举措有望缓解人才短缺问题。
三、师生反响与社会评价
长城所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举措得到了师生和社会的积极评价:
学生群体
研究生张同学:“通过参与企业项目,我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新入学李同学:“选择长城所,是因为这里能接触到最前沿的航空计量测试技术。”
教师群体
王教授:“产教融合让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李研究员:“学生的创新能力超出了我的预期。”
企业界
某航空制造企业技术总监:“长城所培养的学生上手快,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行业专家:“这种培养模式值得在航空工业推广。”
四、未来发展规划
长城所计划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扩大与企业的合作范围,建立更多联合培养基地
引进更多高水平师资,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完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创新
长城所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不仅为航空工业输送了高质量人才,也为其他科研机构的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随着航空工业的持续发展,长城所将继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