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专业库 > 摄影测量与遥感 > 专业主页
专业介绍
更多>>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一门利用摄影或遥感技术获取地球表面信息,进行测量、分析和应用的科学技术。它结合了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灾害评估等领域。

该专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方向:

  1. 摄影测量:通过航空或航天摄影获取的图像,进行地形测绘、三维建模等。

  2.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传感器收集地表信息,进行环境与资源监测。

  3. 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获取的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可视化。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特点包括:

  • 高效性:能够快速覆盖大面积区域,获取大量数据。

  • 非接触性:无需直接接触被测物体,减少了对目标的影响。

  • 动态监测能力:能够对同一区域进行周期性观测,监测其变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摄影测量与遥感在数字地球、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统考科目
更多>>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的统考科目因考试类型(硕士统考、博士申请考核等)和院校要求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公共课)

1. 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 考试内容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时政热点

  • 题型:选择题(50%)+ 分析题(50%)。

2. 英语一(100分)

  • 考试内容:阅读理解、翻译、写作,部分院校允许选考其他语种(如日语、俄语)。

3. 数学一(150分)

  • 考试范围

    • 高等数学

    • 线性代数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二、专业课(院校自主命题)

多数院校的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课为 “摄影测量与遥感综合”,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 摄影测量学(50-60分)

  • 核心考点

    • 摄影测量基础

    • 数字摄影测量

    • 摄影测量数据处理

2. 遥感原理与应用(50-60分)

  • 核心考点

    • 遥感物理基础

    • 遥感图像处理

    • 遥感应用


三、代表院校考试科目示例

院校专业课代码考试内容特殊要求
武汉大学891摄影测量与遥感侧重理论与应用结合
中国地质大学809遥感原理与应用注重遥感技术应用

四、备考建议

  1. 公共课重点

    • 数学一:强化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尤其是与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的数学知识。

  2. 专业课策略

    • 摄影测量学:以张祖勋《摄影测量学》为基础,深入学习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 遥感原理与应用:以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为核心,掌握遥感图像处理技术。

考试专题
更多>>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研究生考试真题示例及分析

摄影测量与遥感研究生考试通常包括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等)。以下是典型院校的考试真题及命题特点分析,供考生参考。


一、公共课真题(全国统考)

1. 思想政治理论(科技相关考点)

2023年分析题(10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问题:结合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分析科技创新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22年单选题

遥感技术的物理基础是( )
A. 电磁波理论
B. 声波理论
C. 力学理论
D. 热力学理论
答案:A


二、专业课(院校自主命题)

1. 摄影测量学(50分)

武汉大学(2023年)

  • 计算题(15分)

    已知某相机的焦距为f=100mm,像幅大小为24mm×36mm,拍摄高度为H=1000m。求:
    (1)地面分辨率;
    (2)当拍摄高度增加到1500m时,地面分辨率的变化。

  • 简答题(10分)

    简述数字摄影测量与模拟摄影测量的主要区别。

2. 遥感原理与应用(50分)

北京师范大学(2022年)

  • 论述题(20分)

    结合实例,分析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差异。

  • 计算题(15分)

    某遥感图像的像元大小为30m×30m,覆盖区域为90km×90km。求:
    (1)该图像的像元总数;
    (2)当像元大小减小到15m×15m时,像元总数的变化。

3. 数字图像处理(50分)

南京大学(2023年)

  • 简答题(15分)

    简述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及其作用。

  • 论述题(20分)

    结合实例,分析深度学习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及挑战。


三、院校命题特点对比

院校摄影测量学重点遥感原理与应用重点数字图像处理特色
武汉大学数字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遥感图像解译、应用图像匹配、三维重建
北京师范大学摄影测量基础、误差理论多光谱、高光谱遥感遥感图像分类、变化检测
南京大学近景摄影测量、激光扫描热红外遥感、雷达遥感深度学习、图像分割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摄影测量、工程测量矿产资源遥感、环境遥感特征提取、目标识别

四、备考建议

1. 核心教材推荐

  • 摄影测量学

    • 《摄影测量学》(张祖勋)

    • 《数字摄影测量学》(李德仁)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遥感原理与应用》(孙家抦)

    • 《遥感图像处理》(赵英时)

  • 数字图像处理

    • 《数字图像处理》(冈萨雷斯)

    •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汤国安)

2. 近年命题趋势

  • 计算题占比提升(尤其是摄影测量与遥感图像处理)

  • 新技术应用(如深度学习在遥感中的应用)

  • 跨学科综合(如GIS与遥感结合)

3. 真题获取渠道

  1. 院校官网(部分学校如武大、北师大公布近年真题)

  2. 考研论坛(如"遥感家园"、"考研帮"的回忆版真题)

  3. 辅导机构(如"圣才考研网"的《摄影测量与遥感考研真题汇编》)


五、典型院校真题示例

1. 武汉大学(2023年)

论述题(25分)

结合实例,分析无人机摄影测量在城市三维建模中的应用及技术难点。

2. 北京师范大学(2022年)

计算题(20分)

某多光谱遥感图像的波段数为4,像元大小为10m×10m,覆盖区域为100km×100km。求:
(1)该图像的数据量(单位:GB);
(2)当波段数增加到8时,数据量的变化。


总结

摄影测量与遥感考试计算题占比高(约40%-50%),需熟练掌握摄影测量计算、遥感图像处理,同时新技术应用部分需结合实例分析。建议:

  1. 重点突破计算题(如地面分辨率、数据量计算)

  2. 关注新技术发展(如深度学习、无人机遥感)

  3. 研究目标院校命题风格(如武大偏摄影测量,北师大偏遥感应用)

专业招生
更多>>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招生情况分析(2024年最新)


一、招生院校层次分布

院校层次代表院校招生特点
顶尖名校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同济大学- 推免比例高(40%-70%)
- 统考竞争激烈(报录比8:1以上)
- 重视科研和实践能力
985/211重点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统考名额较多(15-40人/年)
- 部分院校开设“专项计划”(如遥感技术与应用)
地方特色院校成都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 分数线接近国家线
- 侧重地方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
- 调剂机会较多

二、近年招生数据对比(2023年)

院校招生人数(统考)复试分数线报录比备注
武汉大学20-25人350+10:1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竞争最激烈
北京师范大学15-20人3407:1环境遥感方向占比50%
同济大学10-15人3458:1城市遥感方向需GIS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0-40人3355:1地质遥感方向要求地质学基础
成都理工大学50-70人国家线(325)3:1大量调剂名额(资源环境遥感方向)

三、研究方向与热度排名

  1. 遥感图像处理(最传统,技术强校:武大、北师大)

  2. GIS与遥感集成(主流方向,顶尖院校:南大、浙大)

  3. 环境遥感(应用广泛:中山、矿大)

  4. 地质遥感(特色方向:地大、成都理工)

  5. 城市遥感(新兴方向:同济、北大)


四、最新招生政策变化

  1. 推免比例扩大

    • 武大、北师大等校推免占比升至60%+,统考名额压缩

  2. 交叉学科兴起

    • 人工智能遥感(武大-华科联合项目)、生态遥感(北师大)等新方向增加

  3. 考核方式改革

    • 部分985院校(如浙大、中大)取消笔试,改为“申请-考核制”


五、报考建议

  1. 择校策略

    • 冲名校:建议数学一120+、专业课110+

    • 求稳妥:选择“一志愿未满”院校(如河南理工、山东科技)

  2. 导师联系

    • 9月前邮件联系意向导师(附研究计划),部分院校导师有招生话语权

  3. 调剂机会

    • 关注B区院校(如云南大学、贵州大学)的遥感调剂公告


六、2024年预测趋势

  • 分数线:985院校维持340+,211院校可能小幅下降(受扩招影响)

  • 热点方向:人工智能遥感、生态遥感相关导师课题组扩招明显

  • 调剂难度:A区遥感调剂竞争加剧,建议优先考虑B区

专业点评
更多>>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深度点评

摄影测量与遥感作为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分支,在国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从学科特点、就业前景、适合人群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并附院校梯队排名及报考建议。


一、学科特点与优势

1. 学科定位

摄影测量与遥感主要研究通过非接触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和方法,包括:

  • 摄影测量(利用航空或航天摄影进行地形测绘)

  •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或无人机数据进行环境监测)

  • 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影像的解译与分类)

2. 核心优势

技术性强:掌握前沿的遥感技术和GIS软件应用
应用广泛:在国土、环保、农业、灾害监测等多个领域有需求
发展迅速:随着无人机和卫星技术的发展,行业前景广阔
跨学科融合:结合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测绘工程等领域

3. 潜在劣势

学习曲线陡峭:需要较强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
野外工作:部分岗位可能需要户外作业,条件较为艰苦
行业集中度: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政府和科研机构


二、就业前景分析

1. 主要就业方向

行业典型岗位薪资水平(应届)发展路径
政府部门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技术员8-15万/年技术员→项目经理→部门主管
科研机构遥感研究所研究员15-25万/年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企业GIS工程师、遥感分析师10-20万/年工程师→技术总监
教育机构高校教师、职业培训师10-18万/年讲师→副教授→教授

2. 就业竞争力

  • 优势:技术门槛高,专业人才稀缺
    劣势: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竞争压力大


三、适合报考人群

1. 推荐人群

对地理信息技术感兴趣:喜欢地图制作、空间分析等工作
数学和计算机基础好:能适应编程和算法学习
愿意接受挑战:不畏惧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有志于环境保护和国土规划:希望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 不推荐人群

不喜欢技术工作:更适合管理或文科类专业
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薄弱:学习过程可能会感到吃力
不愿意户外工作:部分岗位可能需要野外考察


四、院校梯队与报考难度

1. 顶尖院校

  • 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全国第一)

  •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遥感与城市遥感领先)

  • 中国地质大学(矿产资源遥感特色)

2. 性价比院校

  • 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综合实力强)

  • 中山大学(海洋遥感特色)

  • 兰州大学(干旱区环境遥感)

3. 冷门但好上岸院校

  • 云南大学(高原遥感)

  • 东北师范大学(生态遥感)


五、报考建议

  1. 技术导向:优先选择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技术资源丰富

  2. 应用导向:考虑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实践机会更多

  3. 特色方向:根据兴趣选择中国地质大学、兰州大学的特色遥感

  4. 求稳策略:选择云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竞争相对较小


总结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适合对地理信息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就业前景广阔但需要较强的技术背景。报考时需结合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匹配的院校层次和研究方向。

报考指南
更多>>

以下是关于摄影测量与遥感报考的详细指南,涵盖专业介绍、研究方向、院校推荐、备考建议等内容,帮助你系统了解并规划报考路径。


一、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述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通过非接触传感器(如卫星、飞机、无人机等)获取地球表面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测绘、国土资源、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

主要分支方向

  1. 摄影测量:利用摄影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

  2. 遥感科学与技术:研究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应用。

  3. 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

  4. 环境遥感:应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估。

  5. 灾害遥感:灾害监测、预警和评估。


二、报考院校推荐

1. 国内顶尖院校

  • 第一梯队

    •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国内领先)

    •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强校)

    • 中国科学院大学(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 第二梯队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 特色院校

    •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矿山遥感)

    • 河海大学(水文遥感)

2. 海外院校(参考QS地理学排名)

  • 美国:马里兰大学、波士顿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 欧洲:荷兰特文特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卡尔加里大学


三、报考流程与准备

1. 硕士/博士报考

  • 考试科目

    • 公共课:政治、英语(一)

    • 专业课:多数院校考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学基础

    • 部分院校要求数学(如武汉大学考数学一)。

  • 复试:注重专业知识和科研潜力,可能涉及编程能力测试(如Python、IDL)。

2. 备考建议

  • 专业课

    • 教材:梅安新《遥感导论》、汤国安《地理信息系统教程》、张祖勋《数字摄影测量学》。

    • 进阶:John R. Jensen《Introductor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Paul M. Mather《Computer Processing of Remotely-Sensed Images》。

  • 编程能力:掌握Python、MATLAB或IDL,熟悉ENVI、ERDAS等遥感软件。

  • 学术积累:关注《遥感学报》《测绘学报》等期刊,参与相关科研项目或竞赛。

3. 跨考生注意

  • 地理、测绘、计算机背景有优势,但需补足遥感基础理论。

  • 文科背景需重点突破数学和编程。


四、就业方向

摄影测量与遥感就业前景广阔,常见路径:

  1. 科研机构:中科院、测绘研究院、高校研究所。

  2. 政府部门:自然资源部、气象局、环保局。

  3. 企业:测绘、遥感、GIS相关公司(如四维图新、超图软件)。

  4. 继续深造:出国攻读PhD(海外名校更看重科研经历和论文发表)。


五、注意事项

  1. 院校选择

    • 关注导师研究方向(如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的摄影测量)。

    • 部分院校对编程能力有较高要求。

  2. 科研能力:尽早参与课题或发表论文(尤其是申请博士)。

  3. 实习经验:相关行业实习经历有助于就业。


六、常见问题

  • Q:摄影测量与遥感 vs 地理信息系统,哪个更好就业?
    A:GIS就业面更广,但摄影测量与遥感在特定领域(如测绘、环境)需求大。

  • Q:编程基础薄弱能否报考?
    A:可以,但需在备考期间加强编程学习,尤其是Python。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