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考研百科 > 正文

非全日制工资发放周期

2025-05-24 01:51:21

非全日制工资的发放周期通常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是关于非全日制工资发放的详细说明:


1. 法律依据

  • 《劳动合同法》第72条: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2. 常见发放周期

  • 按日结算:常见于临时性、短期非全日制工作,工资当日或次日发放。

  • 按周结算:每周工作结束后结算,适用于较为稳定的非全日制岗位。

  • 半月结算:每15天发放一次,符合法律规定的上限。

  • 项目制结算:完成特定项目或任务后支付,需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3. 影响因素

  • 行业惯例:餐饮、零售等行业多采用日结或周结。

  • 工作性质:临时工、兼职通常结算周期较短;长期兼职可能延长至半月。

  • 企业规模:大型企业可能有固定薪资发放日,中小企业更灵活。


4. 注意事项

  • 合同约定:务必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工资计算方式、发放时间和支付方式(现金/转账)。

  • 保留凭证:索取工资条或转账记录,避免纠纷时无据可依。

  • 维权途径: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5. 示例场景

  • 家教兼职:通常按次结算,课程结束后支付。

  • 超市促销员:可能按日或按周发放,视企业规定而定。

  • 外卖骑手:多数平台采用周结或半月结,部分支持每日提现。

立即咨询